近日,國務院國資委發布2024年度“雙百企業”考核評價結果,中國二十二冶以全面深化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的突出成效,再度獲評“雙百行動”標杆企業。
中國二十二冶作為以“科改企業”標準獲評“標杆”等級的“雙百企業”,在落實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中始終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産業創新,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推進傳統産業轉型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産業培育發展,加快科研成果轉化促進市場競爭力躍升,通過一系列改革組合拳打造出“標杆企業”的硬核實力,充分彰顯了近年來二十二冶高瞻遠矚、堅定不移走大科技、大品牌、新産業新業態培育發展之路取得的卓越成效。
治理機制促進效能提升
堅持“權責法定、權責透明、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機制建設目標,以建設“科學、理性、高效”董事會為核心,縱深推進“決策風險防範科學化、決策管理運作規範化、決策服務保障精細化”,進一步規範決策行為,防範決策風險,推動治理主體不斷提升“三重一大”科學決策質效。股權與監事會改革協同突破,打造多元互補董事會結構,創新採用 “系統+片區”管理模式,凝聚班子合力;動態科學完善“三清單一流程”,進一步明確各治理主體和各層級權責邊界;建立專項委員會評審機制,充分發揮“前置的前置”關鍵作用,築牢風險防線;強化外部董事專業作用,為決策全面規範和高效運行提供了堅實保障;發揮黨委前置把關實效,構建會前“嚴把關”、會中“抓規範”、會後“強督辦”的全鏈條閉環管理機制,切實提高決策執行效率和流程運轉效率。
新型經營責任制激發內生動力
建立以“四位一體”責任體系(目標考核體系、薪酬激勵體系、崗位淘汰與競爭上崗機制、責任追究機制)為核心的新型經營責任制,全面深化用人與激勵機制改革,激發全員幹事創業熱情,提高改革發展質效。聚焦“一利五率”和改革綜合成效指標加強各級組織經營業績考核;建立業績指標“進步指數”評價模型,“五色定位法”績效評價改進機制,以及上對下靶向幫扶和強弱子企業管理結對幫扶機制,靶向式聚焦、專題化攻關、協同化提升,實現管理能力整體提升。建立崗位淘汰、競爭上崗和責任追究機制,推進幹部能上能下,做到員工能進能出,實現薪酬能增能減,紮實推進“三能機制”落實落細;實施多種中長期激勵模式,多元激勵充分激發了員工創新創效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力。
科技創新彰顯硬核實力
錨定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大科技創新+大品牌發展”雙輪驅動,打造“十大優勢技術體系”與“十大業務品牌”,鑄就硬核競爭力。完善“1+3+N”科創管理體系,搭建38個高能級科研&&,設立專項基金激活創新活力,攜手35所高校開展69項産學研合作,內外聯動匯聚創新智慧。勇擔國家戰略使命,入選國資委原創技術策源地,攻堅20余項國家級、省部級重大項目,在鋼結構智能建造、固廢資源化利用等領域實現關鍵突破,為加快培育形成新質生産力和推動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注入澎湃動能。攬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詹天佑獎等200余項國家級、省部級大獎,主參編140余項國家及行業標準,獲得2000余件授權專利(含400余件發明專利),出版3部技術體系專著,行業話語權與市場影響力顯著提升,科研成果屢攀高峰。
中國二十二冶將以此次榮譽為新起點,堅定不移走“大科技創新、大品牌發展之路”,大力培育發展新質生産力,持續釋放改革創新動能,在服務國家戰略與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中貢獻更多的二十二冶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