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生産系統裝備品牌“擎海Techigh”發布 我國深水油氣裝備現代産業鏈建設取得重大突破-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6/26 17:13:57
來源:新華網

水下生産系統裝備品牌“擎海Techigh”發布 我國深水油氣裝備現代産業鏈建設取得重大突破

字體:

  6月26日,深水油氣裝備現代産業共鏈行動暨天津海洋裝備産業(人才)聯盟大會在天津濱海新區舉行。大會由中國海油主辦,系統展示水下生産系統關鍵設備國産化研發最新成果,發布深水油氣生産裝備品牌“擎海Techigh”,簽訂水下生産系統裝備産業鏈共建協議,標誌着我國水下生産系統裝備建設取得重大突破,為打造自主可控的深水油氣裝備現代産業鏈奠定堅實基礎。

  水下生産系統由採油樹、多功能管匯、控制系統等系列設備組成,可在低溫、高壓、高腐蝕的嚴苛深海環境中搭建起“多向通道”,採集和輸送海底油氣,傳輸液壓、電氣信號和生産信息,是支撐深水油氣資源高效開發的關鍵核心裝備。水下生産系統裝備研發製造是一項信息科技、先進製造、新材料等多領域多學科集成的複雜工程,由於起步較晚,曾面臨採辦周期漫長、價格長期居高不下、維修保養困難等問題。

  中國海油不斷加強水下生産系統裝備技術能力建設,於2023年獲批深水油氣裝備現代産業鏈鏈長單位,牽頭打造自主可控的水下生産系統裝備現代産業鏈。其下屬單位海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海油工程”)作為“水下生産系統裝備”子鏈長,聚焦“工程+産品+服務”,聯合鏈上單位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提升核心設備和關鍵零部件國産化率,實現了從單個水下生産裝備到完整水下生産系統工程應用的重大跨越。

  海油工程特種設備分公司總經理金瑞健介紹,經過多年發展,公司已建成水下産品孵化製造、水下生産設施研發製造測試、深水環境模擬測試等多個科研&&,並在天津、廣東、四川等地建設了研發製造基地,累計交付280余套水下生産系統裝備,涵蓋1500米超深水中心管匯等10余種類型,形成了以“擎海Techigh”為代表的系列化自主研發裝備品牌,打造了貫穿産品研發設計、總裝集成、測試認證、示範應用全過程的産業鏈條,關鍵部件已基本實現國産化。目前公司正在集成測試的國內首座超深水採油樹,突破了多項關鍵技術;正在出廠測試的國內首個1500米級水下控制模塊,填補了4項國內技術空白。

  “十四五”以來,我國相繼建成“深海一號”大氣田、流花油田二次開發項目等多個深水油氣田,並在淺水區油氣田自主開發領域取得重要突破。其中“深海一號”大氣田開發項目所需的超深水中心管匯、跨接管、海管終端等110余&水下生産設備設施均實現自主建造,並建成全球首個千米級水下智能發球管匯,創造了世界智能發球管匯設計水深、管徑、通球距離的新紀錄;自主研發製造的首套海床泥面下油氣生産系統成功實現示範應用,為未來渤海區域油氣開發提供了堅實保障。

  隨着水下裝備研發製造能力的不斷突破,我國深水油氣資源開發駛入“快車道”。2024年,我國海洋能源供給持續增長,海洋原油、天然氣産量同比分別增長4.7%、8.7%,海洋原油增量佔全國原油增量的近八成,成為我國油氣增儲上産的重要增長極。

【糾錯】 【責任編輯: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