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2025世界大學校長論壇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舉辦。本次論壇以“人工智能與高等教育的未來”為主題,來自全球4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近170位嘉賓,其中包括70余位大學校長、20余位國際組織負責人,以及國內近20位院士、200多位大學書記校長等,共近千位代表參會。
開幕式
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任友群,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林蕙青,浙江省政協副主席葉正波,浙江大學黨委書記、高教學會副會長任少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東亞地區辦事處主任夏澤翰出席論壇開幕式並致辭。開幕式由高教學會副會長管培俊主持。
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戰略諮詢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潘雲鶴,浙江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馬琰銘與來自境內外高校和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共同啟動“全球高校人工智能教育教學創新協作機制”。
會前,浙江省副省長盧山出席論壇招待會並與參會嘉賓進行交流。
任友群在致辭中指出,教育進入了全新的智能時代,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帶來的變化日益顯現。人工智能正在推動教師教學、課堂場景、學生學習、科研範式、學校治理髮生新變化,要求我們在人工智能技術發展中更加重視各種風險防範、數據開放獲取、價值理性塑造。他強調,大學校長要主動擔負起責任,積極應對人工智能時代的新挑戰,推動理念轉化為行動,成為教育初心使命的守護者、智能治理體系的構建者、智能教育生態的營造者、智能教育創新共同體的推動者。面向未來,中國教育部將堅定不移推進教育對外開放,一如既往支持中外高校開展務實合作,更好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增進人類福祉,共同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
葉正波在致辭中&&,浙江正加快要素集聚,打造技術創新的高地;加速資源匯聚,建設産業發展的高地;加強力量凝聚,培育産教融合的高地,全面探索布局科技、産業與教育深度融合的人工智能産業生態。希望全球高校深化教育合作、加強科技交流、促進文明互鑒,共同推動世界高等教育邁向更美好的未來。
林蕙青在致辭中&&,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願與世界各國高校和國際組織一道,深化數智賦能教育等多方面的國際交流,廣泛匯聚共識,增進全球合作。面向未來,希望與會各方攜手共塑人工智能時代大學新形態、共建人工智能時代教育治理新機制、共創人工智能時代教育公平新路徑、共繪大學國際開放合作新圖景。
任少波在致辭中&&,浙江大學發揮學科優勢,積極培養人工智能時代拔尖創新人才,推進學科建設和科研模式創新,探索人工智能賦能現代大學治理模式。以本次論壇為新起點,浙大將攜手國際夥伴、世界高校,共同推進人工智能時代高等教育改革創新,為服務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增進人類共同福祉作出更大貢獻。
夏澤瀚在致辭中&&,人工智能正在深刻影響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人工智能的發展要以公平、可持續為導向。他強調,大學校長作為高等教育領域的領導者,要加強全球合作,塑造今天的學生,培育未來的公民,讓大學在這個前所未有的變革時代,成為智慧、公平和倫理進步的燈塔。
“全球高校人工智能教育教學創新協作機制”起始於2024年6月浙江大學聯合24家國內高校發起的“高校人工智能教育教學創新協作機制”,本次共有78所中外知名高校成為首批機製成員。後續,該協作機制將組織專家探討發布具有代表全球共識的人工智能通識素養白皮書、推出全球共建共享的智慧慕課、AI+X微專業(AI+X micro-program)等,以進階迭代STEP(Start, Train, Explore, Progress)理念進一步探索AI for Education & AI in Education未來挑戰,促進人工智能高素質人才培養,推動全球高校人工智能教育協同發展。
主旨報告
主旨報告環節,馬琰銘以《人工智能時代的大學教育變革》為題,分享了關於未來大學教育的思考,並指出,浙江大學正大力推進人工智能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通過“人工智能進階計劃”(AI STEP),探索學生知識能力素養提升的新路徑,致力於從掌握知識、訓練能力、創新創造、進階提升四個層面,推動人工智能賦能教育教學,培養學生從“會讀書”到“會創造”。
哈爾濱工業大學黨委書記、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傑,復旦大學校長、高教學會副會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金力,上海交通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丁奎嶺,天津大學黨委書記楊賢金,蘭州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楊勇平,廈門大學黨委書記、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榮,華東師範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錢旭紅,華南理工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唐洪武,香港理工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滕錦光,澳門大學校長、高教學會副會長、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宋永華,清華大學副校長吳華強等圍繞“人工智能時代高等教育的變與不變”“人工智能與科研範式轉型”“人工智能與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等議題先後在主論壇和平行論壇上作報告。
羅素大學集團主席、紐卡斯爾大學校長克裏斯·戴,渥太華大學校長瑪麗-艾芙·西爾維斯特,倫敦瑪麗女王大學校長科林·貝利,巴塞羅那大學校長胡安·瓜迪亞·奧爾莫斯,哈利法大學校長易卜拉欣·哈吉裏,沃隆港大學校長逯高清,阿里·法拉比哈薩克國立大學校長扎恩塞特·圖伊梅巴耶夫,昆士蘭科技大學校長瑪格麗特·謝爾,南昆士蘭大學校長凱倫·納爾遜,印度尼西亞大學校長赫裏·赫爾曼夏,萬隆理工學院校長塔塔奇普塔·迪爾甘塔拉等分別以“賦能大學教育:迎接人工智能時代”“人工智能時代高等教育的使命擔當”等為題先後在主論壇和平行論壇作報告。
平行論壇
論壇設置四個平行論壇。與會嘉賓圍繞“人工智能與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人工智能與科研範式的轉型”“人工智能發展與高等教育治理創新”“數字化轉型與高等教育公平”作專題報告和圓桌對話。高教學會副會長嚴純華、姜治瑩、周玉、張大良、李楠等分別主持主論壇和平行論壇環節。浙江大學副校長吳健、陳剛、王靖岱、周江洪分別主持平行論壇主旨報告。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周天華、社會科學司司長王日春、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副司長舒華、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副司長張晉,北京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郵電大學、中央財經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財經大學、江南大學、武漢大學、華中師範大學、中南大學、西南交通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高校主要領導出席論壇並交流分享。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國協會世界聯合會、世界銀行、國際電信聯盟、海灣合作委員會成員國勞工與社會事務部長理事會執行局負責人,非洲大學協會、阿拉伯大學協會、英國國際教育協會、澳大利亞國際教育協會等國際教育組織負責人,東京科學大學、哥倫比亞大學、高麗大學、加州大學河濱分校、劍橋大學、開普敦大學、康奈爾大學、羅蘭大學、瑞典皇家理工學院、蘇歐德國王大學、悉尼大學、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朱拉隆功大學等境外大學校領導及專家學者出席論壇並交流分享。
高教學會外事顧問、國務院原參事許琳,高教學會副會長李家俊、姜恩來、葛道凱,高教學會監事長孫維傑,高教學會學咨委副主任張煒,行政顧問張文忠等出席論壇系列活動。國家教育行政學院黨委書記、常務副院長彭實,國家開放大學黨委書記、校長王啟明,高等教育出版社黨委書記、社長劉超,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汪張龍等出席論壇並致辭。
本次論壇首次舉辦中外高等教育成果展示活動,圍繞“未來教師”“未來課堂”“未來學校”“未來學習中心”四個主題,集中展示中外高校在人工智能賦能教育的優秀實踐案例。同期舉辦了近50場中外高校合作洽談會。
本次論壇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浙江大學共同主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東亞地區辦事處、聯合國協會世界聯合會支持,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國家開放大學、高等教育出版社、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協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