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至14日,2025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在北京舉行。作為福建省唯一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國家三級甲等綜合性中醫院,廈門市中醫院(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廈門醫院)連續第4次參展,通過多元展示、國際合作成果與堅實的自身建設,向全球客商遞出中醫藥國際化的“廈門名片”。
廈門市中醫院黨委書記蔡成福(中)向參觀者介紹中藥月餅等藥食同源産品
多維展示全鏈條實力,創新形式讓中醫藥融入生活
“今年是我們連續第4次參加服貿會,核心目標是通過‘實物+互動+展板+資料’的多維形式,全方位展示基地‘兩個中心、三個基地’的建設成果。”廈門市中醫院黨委書記蔡成福介紹,“兩個中心”即高水平臨床診療中心、高質量教育培訓中心,“三個基地”包括高層次國際研究基地、高品質康養旅游基地、高水準文化傳播基地,“既向國內外觀眾展現廈門中醫藥服務出口的實力,也為基地對接國際醫療機構、貿易企業、教育科研機構創造合作機會。”
國際友人在廈門市中醫院展區體驗推拿手法
展會現場,廈門市中醫院的展位成為人氣焦點。26種中醫特色産品涵蓋防病治病、美容、文創等多個領域,南少林理筋手法等多項中醫適宜技術及20余種特色院內製劑集中亮相,全面展現中醫藥的多元價值。其中,中藥手工香珠飾品尤為引人注目。“這些香珠精選沉香、柴胡、青皮等道地藥材,依託古法工藝製作,既完整保留藥材天然的香氣與功效,又以現代審美設計為可佩戴的飾品形態。”廈門市中醫院副院長江濤介紹,這種設計讓中醫藥文化跳出藥房的傳統場景,走進尋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互動體驗環節同樣熱度高漲。杵針療法體驗區前,不少觀眾排隊感受傳統技法的獨特魅力;名醫問診現場,中醫專家通過“望聞問切”為觀眾辨證施治,讓國際友人直觀理解中醫“辨證論治”的核心邏輯。蔡成福&&,通過這些展示,希望傳遞三個關鍵信息:“一是廈門作為‘&港澳僑’樞紐,能成為中醫藥連接兩岸、輻射東南亞及全球的核心節點;二是基地已形成‘臨床診療+教育培訓+科研標準+康養文旅+文化傳播’的全鏈條國際化服務能力;三是中醫藥能為‘一帶一路’健康合作、金磚國家衞生交流提供可落地的‘廈門方案’。”
外國友人在廈門市中醫院展區體驗耳穴埋豆
助推中醫藥國際化,深耕合作網絡推動中醫智慧全球共享
作為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廈門市中醫院近年來持續拓展國際合作版圖,以多元實踐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
“我們通過‘臨床實訓+文化浸潤’模式,與多國院校建立深度合作,讓中醫藥技術與文化真正‘走出去’。”蔡成福舉例,2025年4月,醫院接收法國黃家中醫藥學院18名學生開展為期10天的臨床實習,“我們設置‘中醫實戰課堂’,讓學生全程參與問診、查房、病例討論等全流程實踐,直接接觸中醫辨證施治的核心邏輯。如今,這些學生在法國開設的診所中,已將熱敏灸、穴位埋線等廈門中醫特色療法引入歐洲市場。”
工作人員向外賓參觀者介紹中醫藥獨特魅力
在東南亞地區,醫院的國際化布局同樣紮實。“9月,我們將迎來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20名中醫學專業留學生,進行為期半年的實習,重點培養東南亞本土中醫藥人才。”蔡成福&&,通過“培養一個人才,帶動一片市場”的模式,讓中醫藥在當地扎根生長。
“今年8月,我們正式加入‘中國—阿拉伯國家醫療合作聯盟’,是福建省唯一入選的醫療機構。”蔡成福介紹,該聯盟涵蓋10家阿方醫療單位及12家中方醫療機構,“未來,我們將依託聯盟機制,深化與阿拉伯國家在醫療技術、人才培養、文化創意和智慧醫療等領域的務實合作,既傳播中醫藥獨特魅力,也吸收國際先進經驗,致力於構建高水平的人類衞生健康共同體。”
在標準制定與文化傳播方面,醫院同樣成果顯著。蔡成福提到,醫院參與閩澳中醫藥科技合作項目,推動創新製劑研發,相關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主導制定的《凍傷中醫診療指南》成為中華中醫藥學會團體標準,為國際凍傷防治提供中醫方案。此外,醫院與華僑大學共建“中醫藥文化推廣基地”,開發面向海外華僑的中醫藥文化課程,通過華文學院全球教學點廣泛傳播,打造“華文+國醫”的融合傳播模式。
國際友人點讚廈門市中醫院的中醫適宜技術、藥膳産品和文創産品
數智驅動強根基,學科引領築高地
堅實的自身建設,是廈門市中醫院推動中醫藥國際化的底氣所在。近年來,醫院以數智化轉型與學科建設為抓手,持續提升綜合服務能力。
江濤介紹,醫院已構建起覆蓋“診療—調劑—配送”全鏈條的數字化服務體系。以共享中藥房為例,通過“基層開方、雲端流轉、智能調劑、精準配送”模式,患者在社區衞生服務中心開方後,處方實時傳輸至醫院智能藥房,經審方系統審核、智能設備精準煎制,最快數小時即可配送到家。“這一模式解決了基層‘藥不全、煎藥難’的痛點,更通過‘統一採購、倉儲、配送、質控’的標準化管理,確保基層患者使用的中藥與三甲醫院‘同質同價’,目前已覆蓋海滄區屬醫療機構,下一步將在廈門全市推廣。”
互聯網醫院的建設同樣亮眼。據江濤介紹,醫院互聯網醫院累計註冊用戶超82萬人,網絡門診量達30.4萬人次,藥品配送20.9萬餘單,線上服務患者滿意率高達98.5%,並強勢入圍全國互聯網醫院百強榜單,位列第36位,在中醫系統中拔得頭籌。“我們還聯動出行&&推出‘一鍵呼叫’專車服務,與順豐速運合作推出藥品運費到付立減20%舉措,切實提升患者就醫便捷性。”
學科建設方面,醫院已形成國家、省、市三級重點學科體系:擁有中醫肝膽病學1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肝病科、兒科2個國家衞生健康委臨床重點專科,4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優勢專科,以及5個福建省“創雙高”臨床重點專科(中醫類)等。通過柔性引進陳可冀院士等20余位頂級專家,為學科發展注入智力支持。
在新興交叉學科培育上,醫院以“中醫藥為核心、多學科融合”為路徑,打造肝膽疾病中西醫結合診療中心、代謝性疾病綜合管理中心等,提供“中醫辨證+精準影像+微創介入”“中醫調理+西醫降糖+營養運動指導”等融合服務。同時,依託廈門市中藥製劑研發與轉化重點實驗室,推動名老中醫經驗方轉化為院內製劑;建設I期臨床試驗研究室,22個專業具備藥物臨床試驗資質,積極參與國家級中藥科研項目。
此次服貿會,廈門市中醫院不僅展示了中醫藥傳承創新的豐碩成果,更彰顯了其作為中醫藥國際化高地的責任與擔當。未來,醫院將繼續以實際行動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為全球健康事業貢獻“廈門智慧”與“中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