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由新華網主辦的“工業互聯網+智慧醫療:生態鏈協同與高質量發展論壇”在遼寧瀋陽舉行。作為2025全球工業互聯網大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次論壇聚焦工業互聯網與AI在醫療領域的應用落地實踐,搭建了涵蓋政府、科研院所、醫療機構、行業協會、工業互聯網企業等多方的交流&&,旨在通過跨領域思想碰撞,解構技術融合難點,探索産業協同模式,為智慧醫療發展注入“工業級”新動能。
在“健康中國2030”戰略與“數字中國”建設的雙重驅動下,工業互聯網與醫療健康的深度融合正在重構醫療産業生態。從工業級物聯網實現醫療設備實時監測與遠程運維,到工業互聯網&&整合多院數據訓練AI診斷模型,工業互聯網與AI的融合,正破解醫療資源分佈不均、設備協同效率低、數據價值難以釋放等行業痛點,成為智慧醫療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支撐。
新華網首席運營官孫巍致辭
新華網首席運營官孫巍在致辭中指出,當前全球醫療健康産業正經歷技術驅動的深刻變革。新華網將繼續發揮媒體優勢,在智慧醫療生態建設中承擔三大角色:一是做“翻譯者”,將專業技術語言轉化為社會共識,加速公眾對智慧醫療的認知與接納;二是做“連接器”,通過數據中&建設,促進醫療資源與技術創新的高效匹配;三是做“觀察哨”,跟蹤全球智慧醫療發展趨勢,為中國醫療健康産業升級提供決策參考。
遼寧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崔長征致辭
遼寧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崔長征代表遼寧省委、省政府發表致辭,肯定工業互聯網與智慧醫療融合的戰略意義,回顧遼寧在該領域的探索成效,並明確未來五大重點發力方向,旨在以數智融合破解産業難題、增進民生福祉,為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與“健康中國”建設注入動能。
智啟健康未來:AI賦能智慧醫療全鏈條革新
在“健康中國2030”戰略與“數字中國”建設的雙重驅動下,工業互聯網與醫療健康的深度融合正在重構醫療産業生態。而AI則作為技術的驅動賦能引擎,加速推動智慧醫療從“單點創新”向“全鏈條升級”跨越。
在主旨演講環節,多位專家學者從技術創新、産業實踐、生態構建等維度,分享人工智能與智慧醫療的深刻思考與實踐經驗。
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長江學者王毅
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長江學者王毅就《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趨勢》發表了深刻見解。王毅指出,醫藥行業作為一個長鏈條産業,涵蓋了從上游研發生産到中游商業流通,再到下游消費使用的全過程。在大數據和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數字技術賦能正催生出醫藥行業的新業態。提升研發效率、生産效能和服務效力,成為推動醫藥工業高質量發展的三大關鍵要素。
清華大學精準醫學研究院智慧健康中心主任楊斌教授主旨演講
清華大學精準醫學研究院智慧健康中心主任楊斌教授在會上發表主題演講,分享了《THIS清華智慧健康醫療服務系統》的探索與實踐。楊斌指出,近年來我國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積極推進“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轉變。在此背景下,清華大學積極探索創新,建立了跨領域融合的智慧醫療創新&&。該&&匯聚10位醫工交叉的院士、專家,構建6個醫工結合研究中心,還設立15個臨床實驗室,打造以健康需求為導向的醫工交叉創新産業鏈。
南京清湛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清華大學無錫應用技術研究院工業人工智能中心主任楊磊主旨演講
南京清湛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清華大學無錫應用技術研究院工業人工智能中心主任楊磊發表題為“基於生成式模型技術的3D牙齒自動生成革命”的主旨演講。他以牙齒承載的文明意義為切入點,結合真實市場數據、技術迭代歷程與一線研發挑戰,生動闡述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何為口腔修復行業帶來變革,直指我國口腔醫療資源分佈不均、修復效率低下的核心痛點,提出了兼具技術可行性與醫療實用性的解決方案。
長春中醫藥大學藥學院副院長邱野主旨演講
長春中醫藥大學藥學院副院長邱野以“産教融合創新引領數字健康時代”為主題,緊扣大健康産業發展需求與人才培養痛點,提出系統性解決方案。邱野&&,大健康産業作為圍繞人生命周期構建的綜合性産業體系,其發展動力源於多重社會變革。他指出:“當前社會結構變化帶來人口老齡化、低生育率趨勢,疾病譜係轉向以慢性病為主,傳染病威脅持續存在;同時居民健康意識與消費能力提升,對大健康關注度顯著增強。”
中國信息協會數據要素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潘菲主旨演講
中國信息協會數據要素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潘菲以“數據要素一體化市場驅動醫療健康産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系統闡述數據要素市場建設邏輯與醫療場景實踐路徑。潘菲指出,數據要素化標誌着新時期的到來,醫療領域正是這一變革的典型代表。她強調,在推進多區域、多場景、多主體數據匯聚以應對實際需求的過程中,需重點突破安全基礎、收益分配機制、主體協同分工三大核心問題,這是數據要素賦能醫療健康産業的關鍵基礎。
國家優青、深圳市傑青、國家惡性腫瘤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轉化醫學實驗室主任高亦博教授主旨演講
國家優青、深圳市傑青、國家惡性腫瘤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轉化醫學實驗室主任高亦博教授以“從信息化到大模型:AI+腫瘤學整合”為主題,分享了其團隊在腫瘤學智能化轉型實踐中的核心邏輯、實施路徑與經驗總結。高亦博教授透露,科研團隊正聯合中國抗癌協會、以及神州醫療等項目參與單位,打造腫瘤學整合智識科普大模型。據介紹,該&&融合了中國抗癌協會的數百套教材和指南、專家共識,同時納入NCCN、ESMO、ASCO、CSCO等國內外專業學術組織出版物,構建起國産開源的基座雙引擎大模型,未來將服務醫生、患者、醫學生等多群體,實現腫瘤科普、醫學教育、報告解讀、風險評估等功能。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信息中心主任全宇主旨演講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信息中心主任全宇以“聚焦IT基礎設施安全監管為醫院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為題發表主旨演講。作為扎根瀋陽本地的醫療機構信息化建設實踐者,他以醫院“不起眼卻至關重要”的弱電井為核心切入點,結合親身經歷的管理痛點、落地的智能解決方案及真實案例,系統闡述了如何通過精細化監管守住IT基礎設施安全底線,為智慧醫療建設提供堅實支撐。
聚力智慧醫療生態,共繪健康中國“數智”新圖景
值得關注的是,本次論壇設立三大圓桌論壇分議題,聚焦工業互聯網與AI在醫療領域的創新應用與生態構建。“健康數智轉型在行動”“AI+硬體驅動醫療數據要素化”“數字化傳播賦能健康行業生態”三大圓桌論壇分別圍繞醫療健康數智化轉型路徑、基層醫療數據要素化實踐、健康傳播數字化生態三大維度展開深度探討,匯聚政産學研多方智慧,共謀健康中國戰略下的高質量發展新範式。
“健康數智轉型在行動”圓桌論壇
“健康數智轉型在行動”圓桌論壇中,五位行業代表圍繞醫療健康數智化轉型達成深度共識,嘉賓一致認為,在健康數智化轉型進程中,需以工業互聯網與AI技術為支撐,聚焦醫療領域應用落地實踐,推動高質量發展。轉型過程中面臨多重挑戰,包括組織重構與流程統一的深層阻力、數據孤島與業務流程斷點問題、端到端協同及跨庫共享障礙等,需通過技術融合與生態協同突破瓶頸。
數據要素的流通與價值釋放是轉型關鍵,需建立統一數據標準、完善匿名化規則,推動臨床、生産及用戶健康數據的互通共享,構建全生命周期質量溯源體系,釋放個性化健康管理潛力。未來,行業應聚焦成本優化、價值提升與生態共建,通過標準建設、&&共享及市場化機制,構建智慧醫療生態鏈,形成“以用促融、以融促建”的良性循環,為健康中國建設夯實數智化基礎,最終實現醫療資源高效配置與全民健康福祉提升。
“AI+硬體驅動醫療數據要素化”圓桌論壇
“AI+硬體驅動醫療數據要素化”圓桌對話聚焦基層醫療場景下數據採集、AI應用、算力架構、數據流通及融資創新等核心議題。圍繞如何讓基層醫療硬體與AI精準結合以獲取高質量健康數據、採集到的數據怎樣與大模型有效結合、基層醫療場景下算力分佈與架構怎樣設計更合理、醫療數據權屬和使用規範如何明確以及基層醫療AI落地面臨的資金痛點如何破解等關鍵問題展開深入探討。
嘉賓一致認為,基層醫療硬體與AI結合要依設備類型分類施策獲取高質量數據;數據與大模型結合應走向“個性化Agent服務”實現全周期健康管理;算力分佈未來會向端側傾斜;明確醫療數據權屬並建立匿名化規則對數據流通至關重要;通過打造真實世界資産(RWA)可破解基層醫療AI落地資金難題,為基層醫療數字化提供了涵蓋技術、模式、政策等多維度的可操作實踐路徑。
“數字化傳播賦能健康行業生態”圓桌論壇
在“數字化傳播賦能健康行業生態”圓桌論壇中,聚焦健康傳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路徑與生態構建。嘉賓一致認為,數字化傳播在健康行業生態中發揮着關鍵賦能作用,核心在於通過優質內容生産與精準觸達提升公眾健康素養。健康傳播需兼顧專業權威性與傳播效能,既要以醫學專家、科普工作者、編輯團隊構成的專業審核機制確保內容科學性,又要依託數字化技術構建多層次內容矩陣,適配不同受眾的信息獲取習慣。
嘉賓&&,健康傳播的目標是推動行為改變,需突破“信息傳遞”局限,深入研究行為改變技術,並通過權威機構、頂尖專家背書增強公信力。同時,隱私保護與倫理問題需通過大模型隱私保護工具、倫理審查共識等路徑解決,保障敏感信息安全。未來,行業需在技術賦能與專業規範間尋求平衡,推動健康傳播從“講出去”轉向“用起來”,最終實現醫療資源高效配置與全民健康福祉提升,為健康中國建設注入數智化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