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由新華網主辦的“工業互聯網+智慧醫療:生態鏈協同與高質量發展論壇”在遼寧瀋陽舉行。作為2025全球工業互聯網大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次論壇聚焦工業互聯網與AI在醫療領域的應用落地實踐。
會上,一場以“健康數智轉型在行動”為主題的圓桌對話成為焦點。國藥控股數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鄒國勝,力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數智研究院院長劉興村,新興際華集團資本控股公司總經理薛振宇,羅氏制藥數字創新負責人柳向楠,遼寧上藥好護士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振生等五位嘉賓,圍繞醫療健康數智化轉型展開了廣泛而深入的探討。
圓桌對話現場
創新引領 探索多元化健康數智化轉型新路徑
在數智化浪潮席捲全球的當下,健康行業作為關乎國計民生的重要領域,正積極擁抱變革,探索數智化轉型的新路徑。本次圓桌對話中,五位嘉賓分享了各自企業在數智化轉型中的創新實踐案例,展現了轉型的多元探索與顯著成效。
國藥控股數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鄒國勝
鄒國勝介紹了國藥控股在醫藥流通領域的數智化轉型之路。面對龐大的業務量和複雜的物流網絡,國藥控股自“十四五”規劃以來,積極推進數字化轉型,通過信息技術和AI技術的應用,打造了覆蓋全國的“國藥大網”品牌。這一品牌不僅實現了作業自動化、流程線上化、決策智能化,還顯著提升了企業在災難等緊急情況下的保供能力,為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力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數智研究院院長劉興村
劉興村分享了力諾集團在數智化轉型中的積極探索。作為涵蓋新能源、新材料及大健康産業的多元化企業,力諾集團已成立31周年,並將今年定為了數字化、AI應用、工業互聯網及投融資的元年。集團已啟動多個智能工廠建設項目,通過數字孿生、5G+工業互聯網等先進技術,實現了生産製造全過程的智能化升級。這些智能工廠不僅提高了生産效率,還降低了運營成本,為企業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新興際華集團資本控股公司總經理薛振宇
薛振宇介紹了新興際華集團資本控股公司在智能製造方面的探索。“我們投資了上海力聲特醫學科技有限公司,這是一家專注於人工耳蝸和腦機接口的企業。該企業在數字化引領、協同、聯動方面做得非常出色,通過數字化設計優化、數據協同決策、全鏈條數字化聯動,實現了生産、製造、銷售和服務的全面提升。”
羅氏制藥數字創新負責人柳向楠
柳向楠分享了羅氏制藥在數字醫療領域的創新實踐。羅氏制藥利用AI技術優化患者全程管理流程,通過智能體技術為患者提供個性化、定制化的隨訪服務。這一創新不僅解決了傳統手段中人力物力不足的問題,還提升了患者管理的同質化和效率。“羅氏制藥始終將患者需求放在首位,通過數字技術創新不斷提升患者福祉。”柳向楠強調。
遼寧上藥好護士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振生
劉振生則從中藥企業角度出發介紹,“作為中藥企業,我們也在積極探索數智化轉型。通過建立智能倉儲系統,我們解決了中藥配方顆粒品種多、管理難的問題,實現倉促自動存取流轉,提升了倉儲管理的效率和精準度。同時,我們還在探索全生命周期的質量溯源系統,逐步打造一個全鏈條智能、全程可溯源的現代中藥智造新模式。”
直面企業數智化轉型中的諸多挑戰 共尋解決之道
儘管企業在數智化轉型方面已取得顯著成效,但轉型之路並非一帆風順,仍面臨着諸多挑戰。圍繞這些難題及應對策略,嘉賓們展開了深入交流,直面問題,共尋解決之道。
鄒國勝坦言,大型集團數字化轉型的“硬骨頭”不在技術,而在組織重構與流程統一所帶來的深層挑戰;技術可採購、可集成,只要願意投入都可以克服,難點在於的如何克服組織與流程的“慣性”,做好業務線“效率導向”與管理線“風控導向”的平衡。
劉興村則指出了數據孤島和業務流程斷點的問題,力諾集團通過梳理生産製造端的數據流、制定數據治理標準、利用工業互聯網&&等措施,努力消除數據孤島,打通業務全流程斷點,實現系統集成、信息共享和數據價值最大化。
薛振宇從資本端角度分析指出,企業需重點關注端到端問題以及庫與庫之間的協同問題。一方面,要確保數據得到充分應用,加強內部庫與行業庫、應用庫之間的共享與協同;另一方面,投資方在考量數智化改造項目時,應着重關注項目的創新性、持續性和穩定經營性。
由此可見,企業在數智化轉型中,面臨着思想觀念、數據管理、協同共享等多方面的挑戰,需要各方積極探索有效的解決策略,才能為健康行業的持續發展掃除障礙。
標準建設 共享共贏 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健康數智化轉型任重道遠,如何進一步推動數智化技術在健康行業廣泛應用、實現更高質量發展,是當前亟待解決的課題。對此,與會嘉賓紛紛提出諸多富有前瞻性的建議與對未來的期許。
對此,鄒國勝強調,數據共享和數據打通是行業發展的重要基礎。要發揮數據的效能,必須建立數據標準、明確開放要求、建立互信機制,以此形成産業鏈的互動。從業務數字化走向智能決策,再走向數據的乘數效應賦能,實現放大效果。
同時,柳向楠也提出了加強醫療衞生數據標準建設的建議。他認為,通過制定統一的數據標準,可以確保不同醫療機構、健康管理機構和醫療科技公司之間的數據互聯互通和有效使用。同時,依託國家數據要素戰略和市場化運作機制,可以實現醫療數據的有效管理和資産化交易,進一步提升數據價值。
劉興村強調了醫藥數據共享&&建設的重要性。他認為,構建政策牽引、技術融合、生態協同三位一體的醫藥數字共享&&體系至關重要。政府應&&相關政策指導&&建設;企業應從需求角度出發牽頭形成聯合體攻關課題;學術和研究機構則應針對企業數字化轉型中的瓶頸問題開展産學研合作。
劉振生則從中藥角度指出,通過對用戶健康數據的動態分析,可以構建用戶健康畫像,驅動藥企開發更個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和産品組合,更好發揮中藥“一人一方”的獨特優勢。同時,臨床數據與生産數據的互通共享對於提升中藥産品質量和研發效率具有重要意義,期待構建一個“數智驅動、全程協同、個性化服務”的中醫藥健康産業新業態。
薛振宇用“減價、價值、乘數”六個字概括了對未來的期許。他希望隨着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普及,終端應用成本能夠逐漸降低,讓老百姓真正受益。同時,他強調企業數字化轉型與個人數據積累應形成聯動效應,讓更多人享受數字科技帶來的便利和幸福。
“構建智慧醫療生態鏈的協同發展,需依託共同的願景、價值觀與目標。期待大家攜手並進,共同踐行高質量發展的宏偉目標。”柳向楠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