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企業家太陽島年會“人工智能場景化應用創新與産業落地論壇”期間,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通用航空與飛行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導張洪海受邀接受新華網專訪。作為低空經濟領域專家與低空管服&&實戰建設者,張洪海教授圍繞低空經濟發展現狀、核心挑戰、區域協同實踐及未來路徑等關鍵議題,分享了其團隊十餘年的研究成果與落地經驗,為政府與企業布局低空經濟提供了重要參考。
張洪海指出,低空經濟快速發展背景下,低空管服&&的核心難點在於安全保障。需通過飛行前計劃調度、飛行中實時監視與碰撞預警、飛行後數據反饋與分析,實現全流程閉環管理,提升安全水平。其團隊歷時13年攻關,在空域規劃、流量調度、風險管控等方面取得體系化突破,獲中國交通運輸協會科技進步一等獎。
他強調,低空經濟是涵蓋製造、基建、保障、運營的系統工程,當前最需優先構建低空安全治理體系,打破部門數據壁壘,實現安全托底下的數據價值化。團隊與新華社、清華大學合作建設低空經濟高價值數據創新中心,推動數據安全化、資産化與産品化。
區域協同方面,張洪海以長三角低空經濟一體化為例,介紹其團隊開通南京至溧陽約100公里無人機物流航線,跨越多個機場管制區,通過低空管服&&實現高效安全運營,為區域經濟協同提供示範。
展望未來,他提出低空經濟發展需遵循“四輪驅動”(場景、科技、資本、機制)與“四邊路徑”(邊規劃、邊示範、邊完善、邊迭代),最終實現大眾化、常態化、差異化與商業化。建議地方政府分三步推進:建場景育産業、建&&保安全、建體系促生態並強化區域聯動,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
【糾錯】 【責任編輯:曹素妨 吳詩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