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全媒+丨山海共濟創未來——寫在第七屆中阿博覽會召開之際-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8/27 20:25:58
來源:新華網

新華全媒+丨山海共濟創未來——寫在第七屆中阿博覽會召開之際

字體:

  新華社銀川8月27日電 題:山海共濟創未來——寫在第七屆中阿博覽會召開之際

  新華社記者劉紫凌、張宋紅、馬麗娟

  相逢跨山海,相知逾千年。8月28日,以“創新、綠色、繁榮”為主題的第七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博覽會將在寧夏銀川拉開帷幕。

  5月17日,習近平主席向阿拉伯國家聯盟首腦理事會會議輪值主席伊拉克總統拉希德致賀信強調,中國願同阿拉伯國家一道努力,深化政治互信,促進互利合作,增進人文交流,在各自現代化道路上攜手前行,構建更高水平中阿命運共同體。

  作為深化中阿務實合作、中阿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第七屆中阿博覽會將聚焦經貿,致力於推動中阿貿易投資合作取得新進展。

  互信共贏搭金橋

  典農河畔,銀川國際會展中心,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區域經濟合作、清潔能源、數字經濟等展區內,琳瑯滿目的新成果、新産品已佈置就緒,靜候四方賓朋。

  2024年5月,習近平主席出席中阿合作論壇第十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並發表主旨講話,提出構建“五大合作格局”,推動中阿命運共同體建設跑出加速度。

  第七屆中阿博覽會的啟幕,正是落實中阿合作論壇第十屆部長級會議成果的重要行動。

  本屆中阿博覽會亮點紛呈——

  多個“首次”引人注目:首次將中國—阿拉伯國家銀行聯合體理事會會議作為博覽會機制性活動,首次引入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舉辦境外園區和基礎設施投資推介活動,首次舉辦“絲路電商”合作創新發展大會;

  高度關注新技術、新應用:新增數字經濟、人工智能展區,中國電信、聯通、華為等頭部企業全方位展示人工智能發展成果;設立“綠電應用專區”,國家能源集團、國家電網等世界500強企業,展示風、光、水、氫等能源最新發展成果及應用;

  合作成果更加務實:將發布《中阿經貿關係發展進程2024年度報告》《中阿先進適用技術成果500項》《中阿節水發展 2025年度展望報告》等5項成果,舉辦綠色低碳、數字經濟、醫療健康等經貿對接活動40多場次。

  博覽會籌備階段即引發高度關注。寧夏商務廳副廳長龐子傑介紹,本屆博覽會吸引了來自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82家機構和企業參展,參展國家數量實現新突破,覆蓋範圍之廣、國際化程度之高均創歷屆之最。

  博覽會的高人氣,折射中阿經貿合作熱潮奔涌、生機蓬勃。

  “中阿博覽會已成為中阿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為雙方企業交流合作搭建了橋梁、創造了條件。”商務部部長助理袁曉明説,自2013年以來,中阿博覽會已成功舉辦六屆,共有7500多家國內外企業參會參展,達成為數眾多的各類合作項目,涉及現代農業、高新技術、能源化工等多個領域。

  作為首屆中阿博覽會的親歷者,阿拉伯國家聯盟駐華代表處主任艾哈邁德·穆斯塔法·法赫米·哈菲茲&&,阿中經貿合作成果的背後,是政治互信鑄就的基石、文化共鳴培育的土壤,以及經濟互補激發的動能。

  務實合作結碩果

  “本屆博覽會將聚焦經貿,推動中阿貿易投資合作取得新進展。”袁曉明説,2024年中阿貿易額達4074億美元,同比增長2.3%。中國連續多年保持阿拉伯國家第一大貿易夥伴國地位。

  作為中阿博覽會的永久舉辦地,寧夏搶抓“一帶一路”建設重大機遇,持續搭建對外合作交流&&,構築對外開放通道,優化開放發展環境,對外開放取得積極進展。

  貿易穩步擴大,增長日益強勁——

  8月26日,4.5噸來自寧夏賀蘭縣的茄子、絲瓜等新鮮蔬菜,從銀川直飛迪拜。“6到7小時就能抵達迪拜,當天就能端上當地民眾餐桌。”寧夏興耘田現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魏文濤説,自去年5月打開中東市場後,公司已累計出口中東約220噸蔬菜,在當地供不應求。

  近年來,隨着寧夏冷涼蔬菜、新材料等特色優勢産品出口阿拉伯國家,雙方經貿合作潛力進一步釋放。今年上半年,寧夏與阿拉伯國家貿易額同比增長48.2%。

  技術合作落地,惠及中阿民眾——

  在沙特利雅得的黃沙中,百畝“光伏智慧農業節水科技園”和數百套“智慧恒溫節水光伏小屋”建設正酣,通過一整套技術應用,未來將實現農作物供水、施肥、控溫等智能控制。“這將有效解決當地水資源短缺,夏季高溫難以進行農業生産的‘卡脖子’問題。”項目技術負責人、寧夏沃之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兆軍説。

  這是中阿技術合作的一個縮影,中國“智”造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融入阿拉伯國家的發展脈絡。寧夏牽頭建設的中阿技術轉移中心成立十年來,已在阿拉伯國家建設8個雙邊技術轉移中心,累計簽署96項合作協議,寧夏大學團隊研發的綠色智能節水灌溉技術廣泛應用在阿曼、埃及等多個國家,寧夏治沙“草方格”技術助力埃及等地修復超過3萬公頃沙漠……

  人文交流密切,促進民心相通——

  8月18日至23日,阿拉伯國家青年媒體人研修班在銀川進行了為期5天的考察實踐活動。28名來自約旦、埃及、突尼斯等國家的主流媒體高層管理人員、記者近距離感受銀川人文歷史、經濟社會發展。

  這次活動讓埃及《我的祖國》報編輯馬爾瓦·易卜拉欣·納斯爾·阿卜杜勒哈米德靈感迸發,她説要撰寫多篇見聞,講好中國故事、寧夏故事。

  青年、教育、旅游等交流項目頻頻落地,“中文熱”在阿拉伯國家持續升溫,中國和多個阿拉伯國家共同舉辦文物展覽,中醫藥文化廣受歡迎,中國電視劇出海……近年來,中阿多維度的人文交流,鋪就民心相通之路,澆灌友誼之花。

  攜手同行譜新篇

  在國際形勢變亂交織、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的背景下,中阿博覽會的舉辦彰顯出中國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堅定姿態,以實際行動為世界經濟注入一股暖流。

  “當下,阿拉伯國家‘向東看’的趨勢越發明顯,對於‘追求穩定、謀求發展’的渴望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強烈。”寧夏大學中國阿拉伯國家研究院院長李紹先説,阿拉伯國家在基礎設施建設、能源結構轉型、數字經濟領域以及醫療健康行業等方面需求旺盛,為中阿經貿合作提供了新的發力點和廣闊的藍海市場。

  阿聯酋是本屆博覽會的主賓國。阿聯酋經濟和旅游部國際商業發展和貿易促進司司長拉希德&&:“期待通過本屆博覽會,進一步深化雙方在貿易、投資、技術等領域的務實合作,共同開創繁榮發展的新篇章。”

  開闢中阿合作新空間,中國的舉措清晰有力:

  ——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同阿拉伯國家發展戰略深度對接,不斷夯實中阿經貿合作的基礎支撐。

  ——維護産供鏈穩定暢通。打造更加立體的中阿能源合作格局;深化中阿産業投資和貿易暢通合作,發揮工業園區的集聚效應和撬動作用,推動中阿貿易投資協同發展。

  ——提升聯通水平。助力構建中阿陸、海、天、網“四位一體”互聯互通格局;加快雙邊和區域自貿協定談判,促進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

  ——培育合作新業態。在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綠色低碳等領域挖掘合作新亮點,拓展5G、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航空航天等高新領域合作。

  “下一步,商務部將以落實中阿‘八大共同行動’和‘五大合作格局’為主線,發揮好經貿聯委會等雙邊機制和中阿博覽會等展會&&作用,推動中阿經貿合作向更高水平發展。”袁曉明説。

  大道同行,命運與共。在構建中阿命運共同體的大道上,中阿博覽會正在成為中阿務實合作的強勁引擎之一。面向未來,隨着合作領域更加寬廣、合作層次更加深入、合作形式更加多樣、合作成果更加豐碩,中阿命運共同體建設必將跑出加速度、邁上新&階。

【糾錯】 【責任編輯:趙文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