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至20日,由北京師範大學主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信息技術研究所(UNESCO IITE)聯合主辦的2025全球智慧教育大會在北京舉行,大會匯聚了教育、科技領域的專家學者與一線的教育、科技工作者,以“人機協同催生教育新生態”為主題,共同探討新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的創新路徑。
北京睿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睿輔AI”)攜旗下産品“小睿老師”亮相大會。“小睿老師”24小時超智伴學系統旨在實現“未來教師”與“未來學習中心”的基礎雛形構建。
據介紹,“小睿老師”基於混合大模型底座訓練、9大基礎學科訓練、9大智慧學習行為訓練三層大模型訓練體系。該系統可支持學生“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反思問題→優化解決方案→再解決→總結復盤”的學習閉環,培養自主式、自髮式、探究式、研究式終身學習能力。
睿輔AI創始人吳海明現場從教師工作的日常切入,將傳統教學流程拆解為“測、規、講、學、練、評、思、問、答”九大環節。他指出,基於該閉環,睿輔AI將“教師DNA”注入AI系統,實現教學全流程的智能化重構。
吳海明介紹,睿輔AI通過“大模型+工具鏈+軟硬體”構建“超級大腦”、“感覺器官”和“行動器官”。“超級大腦”實現邏輯透明化、知識自蒸餾與步驟可驗證;“感覺器官”多模態輸入與識別能力,則為學生與“小睿老師”提供了高效的交互保障;“行動器官”則通過多模態輸出能力生成高質量智能講案。通過這些技術,睿輔AI逐步訓練出“小睿老師”,助力老師在教學工作中實現“人機共育、人機共教、人機共學”的教育新範式。
大會上,北京中學與睿輔AI合作探索的《中學生自學場景中的 AI反饋與動態規劃系統建設與應用》項獲評大會智慧教育優秀案例。
北京市特級教師工作室成員、北京中學數學特級教師李舒宇在演講中介紹,2025年5月,嘗試與睿輔AI超智輔學系統開展案例實踐探索,開啟“真人教師+AI老師+學生”三方互動新形態。該實踐以八年級“太陽光下的正方體影子”為例,數據顯示,學生綜合表現、測評成績等多維度均有提升,實驗組改善幅度超過對照組。
北京中學高級教師趙娜分享了北京市特級教師協會科研重點課題與睿輔AI聯合進行的實踐研究。兩位來自北京中學的學生代表也在現場分享了自己的切身體會,稱在老師、睿輔AI智能體的引導下,自己更懂得如何學習了,思維也變得嚴謹、準確。
吳海明現場&&,教育AI已進入超智力、強交互時代,其進化速度已突破傳統研發預期。未來,睿輔AI將持續深化技術探索,與全球夥伴共建智慧教育新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