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因出土中國最早樂器實物骨笛而備受關注的賈湖遺址,考古發掘又取得重大突破。考古人員新發現多座墓葬內存在木棺,表明作為中國古代禮制重要組成部分的棺槨制度在8000多年前已萌芽。
“這是迄今為止我國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木棺,將木質葬具的出現時間提前了約2000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長魏興濤説。
“此前學界普遍認為,木棺最早出現在距今約6000年的大汶口文化早期。”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教授、鄭州中華之源與嵩山文明研究會會長韓建業説,“賈湖遺址木棺的發現,為探索史前木棺的源頭提供了新材料。”
賈湖遺址位於河南省舞陽縣賈湖村,是一處規模較大、內涵豐富的新石器時代前期遺址,此前已出土大量骨笛、龜甲、陶器、石器等,對於探索中華文明起源具有重要意義。
2023年以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持續圍繞該遺址開展相關考古發掘工作,最新確認這裡是一處面積達6.5萬平方米的環壕聚落,且內部存在功能分區。
賈湖遺址發掘現場。(受訪者供圖)
“在中心墓地,我們合計發現墓葬200余座,其中10座存在木棺跡象。”賈湖遺址發掘現場負責人李金鬥介紹,部分木棺長2米左右、寬0.6米左右、厚0.06米左右,“對其所在處的土壤進行檢測分析顯示,木質素含量顯著高於周邊區域。”
據悉,賈湖遺址中心墓地絕大多數墓葬中有陪葬品,包括骨笛、綠松石、陶器等,部分加工尤為精緻。除木棺外,考古人員還新發現20余支骨笛,並在其中一座墓葬首次發現“一墓五笛”現象。
“埋葬位置、墓葬面積、葬具、隨葬品種類及豐富程度多寡不一的現象,表明賈湖遺址內部已出現社會分化。”魏興濤説,“鼎罐壺等明器組合以及不同形式的祭祀坑,也意味着已經開始形成早期喪葬禮俗。”
目前,賈湖遺址核心區域已建起考古保護大棚。“下一步,我們將對重要墓葬整體提取,並移送至實驗室進行更為精細的發掘與研究。”李金鬥説。(記者桂娟、袁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