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購存量房當宿舍一種雙贏之舉-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21 08:58:14
來源:新京報

高校購存量房當宿舍一種雙贏之舉

字體:

  高校購買商品房,背後其實也是一本經濟賬。

  為解決學生住宿難,一些高校將目光投向了商品房。

  據報道,近日,教育部、住建部聯合調研組實地調研湖北大學學生宿舍改造項目時&&,武漢城建·水岸學生宿舍改造項目作為全國首個以購置存量房代建設學生公寓的創新實踐,既有效盤活了市場存量資産、為房地産去庫存提供了新思路,又精準破解了高校宿舍資源緊張的難題。

  由此,高校“置業”並改造成學生宿舍的舉動,進一步走向公眾視野。

  湖北大學的這一舉動,已非個例。中國礦業大學、中南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等高校近來也相繼發布採購需求,或整棟收購,或整體租賃社會用房,填補宿舍資源缺口。一場“一拍即合”的去庫存行動正在全國展開。

  高校“置業”,實源於學生迫切的住宿壓力。隨着高校擴招尤其是近年來研究生招生規模的增加,部分高校出現學生宿舍資源供給失衡的情況。此前,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等多所高校已相繼宣布,不再為專業學位碩士提供宿舍,或僅解決第一年的住宿問題。

  這些辦法,看起來更像是無奈之舉,至今在輿論場上仍有不同看法。但是,鋻於自建宿舍受限於校園空間、資金投入以及建設周期等因素,傳統的宿舍供給模式對部分高校來説已捉襟見肘。而集中購買一批價格合適、品質優良的商品房,不僅能紓解學校的住宿壓力,也能為房地産市場注入活力,是一種實實在在的雙贏之舉。

  由於市場環境的變化,相比於高峰期,當前商品房價格已經出現較大調整。譬如湖北大學此次收購的水岸項目毛坯房源均價,較開盤時折價比例已經超過35%。相較於高校自己拿地建設,直接購房“置業”可能是更務實的選擇。所以,高校購買商品房,背後也是一本經濟賬。

  事實上,早在1999年,教育部就提出要推進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2024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等七部門專門發布《關於加強高校學生宿舍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鼓勵高校通過購買、租賃學校周邊的人才公寓、商住樓等社會用房,補充宿舍資源。這為湖北大學等高校的“置業”提供了直接政策依據,有助於高校破除顧慮,大膽探索,解決學生住宿難題。

  當然,高校買房固然是一種緩解住宿壓力的方案,但也不能一概而論。尤其是,學生分散在校外居住,如何確保安全、平衡管理、維護權益,都是校方需要直面的新課題。這要求高校在動議之前,理應未雨綢繆,制定系統性方案,防止後續管理中出現新問題。

  無論如何,高校集中購買商品房改造宿舍的做法,是一種面對學生住宿難的積極作為。這打破了傳統的高校宿舍供給模式,轉而通過整合社會資源來滿足自身需求,同時實現了對地方經濟發展的“溢出”。這種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不乏借鑒價值。(王言虎)

【糾錯】 【責任編輯: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