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耕細作”繪就鄉村振興壯美畫卷-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0/15 18:11:25
來源:中國甘肅網

“精耕細作”繪就鄉村振興壯美畫卷

字體:

  鄉村振興是一項系統工程,非一朝一夕之功,亦非大刀闊斧即可成就,需要的是沉下心來、精準發力、持續用力“精耕細作”,方能激發鄉村內在活力,繪就産業興、人才旺、文化濃的壯美畫卷。

  打造産業,築牢發展之基。産業是鄉村振興的基石,其培育不能追求“短平快”,而需像老農侍弄莊稼般細緻用心。關鍵在於告別“撒胡椒面”式的粗放投入,轉向特色化、精細化、融合化的高質量發展路徑。要深度挖掘地域資源稟賦,因地制宜發展“一村一品、一鄉一業”,讓土特産長出“金元寶”;延伸産業鏈、提升價值鏈,推動農業與休閒旅游、電子商務、文化體驗等深度融合,實現從“賣原料”到“賣産品”“賣風景”“賣文化”的跨越。在品質把控、品牌打造、市場營銷等各個環節下足“繡花功夫”,以過硬的質量和獨特的價值贏得市場,從而夯實鄉村持續發展的經濟根基,讓農民分享更多産業增值收益。

  培育人才,激活內生動力。人才是鄉村振興最活躍的要素。破解鄉村人才瓶頸,既要眼光向外引,更要重心向內育,着力構建一個多層次、可持續的育才體系。要讓本土“土專家”、“田秀才”和鄉村工匠成為帶動産業發展的“領頭雁”。同時,要積極搭建&&、優化環境,吸引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科技人員、企業家等“新鄉賢”返鄉入鄉創業興業,從而帶來新理念、新技術、新業態。更重要的是,要建立長效的培訓機制,針對鄉村發展實際需求,開展精準化的技能培訓,提升廣大農民的綜合素質和就業創業能力,為鄉村注入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

  傳承文化,厚植鄉村底蘊。文化是鄉村的“魂”,鄉村振興需深入挖掘與活化利用文化資源。要系統梳理鄉村歷史文脈,挖掘民俗風情、傳統技藝、民間故事等獨特文化資源,保護好古村落、古建築等文化遺産。同時,推動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相融合,用新時代視角賦予其嶄新內涵,通過非遺體驗、民俗旅游、文創産品、文化活動等形式,將傳統文化元素融入鄉村建設、産業發展和日常生活,讓靜態文化“活”起來,使其成為鄉村發展的軟實力。更要注重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引導村民摒棄陳規陋習,樹立崇德向善新風,以文化凝聚人心、促進和諧,如此,既留住鄉愁記憶,又塑造鄉村獨特精神標識與文化魅力,為鄉村振興注入深沉持久的力量。(李曼)

【糾錯】 【責任編輯:馬若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