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服務“小窗口”釋放為民“大能量”-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0/15 18:12:40
來源:中國甘肅網

讓服務“小窗口”釋放為民“大能量”

字體:

  政務服務窗口是連接政府與群眾的“神經末梢”,是展現治理效能的“第一考場”。從證照辦理的一張張表格到政策諮詢的一次次解答,“小窗口”裏藏着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映照着幹部作風的真實模樣。

  廣大黨員幹部當以“窗口”為鏡,讓“小窗口”釋放“大能量”,用優質服務書寫民生答卷。

  厚植為民情懷,以“暖心”換民心。“窗口”雖小,承載的卻是民生大重量。群眾到窗口辦事,盼的是效率,求的是順心,而一句耐心的解釋、一次主動的指引,都是化解辦事焦慮的“良方”。冷漠的態度、推諉的言辭,只會拉大與群眾的距離。“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窗口服務的核心在於“走心”。黨員幹部要始終把群眾感受放在首位,多站在辦事群眾的角度想問題、辦事情,將心比心對待每一次諮詢、每一份材料,用“換位思考”的溫度消除流程壁壘,以“共情服務”的誠意打通民生堵點,讓群眾在“小窗口”前感受到實實在在的溫暖。

  錘煉務實本領,以“專業”提效能。窗口是政策落地的“最後一公里”,也是檢驗幹部能力的“試金石”。業務不熟練、流程不清晰,不僅會讓群眾多跑腿,更會損害政府公信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優質服務離不開過硬本領。黨員幹部要主動鑽研業務,把政策規定學深悟透,把辦事流程摸準弄熟,做到“問不倒、答得準、辦得快”;要聚焦群眾辦事中的高頻難點,主動梳理“堵點清單”,優化審批環節、簡化辦事材料,以“釘釘子”精神攻克服務瓶頸,用專業能力讓“繁瑣事”變“簡便事”,讓“慢流程”成“快通道”,以高效服務贏得群眾認可。

  創新服務模式,以“巧思”破“難題”。時代在變,群眾需求也在升級,窗口服務不能停留在“被動等待”的老模式裏。從“最多跑一次”到“一網通辦”,從“延時服務”到“上門辦理”,每一次服務創新都是對民生需求的精準回應。黨員幹部要打破思維定勢,主動擁抱數字化轉型,善用智慧政務&&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關注特殊群體需求,推出“適老化服務”“綠色通道”等暖心舉措,讓服務更有“人情味”;暢通反饋渠道,及時收集群眾意見建議,在守正創新中優化服務,讓“小窗口”成為展現治理創新的“大舞&”。

  窗口服務無小事,民生福祉大於天。每一個“小窗口”都是服務群眾的“前哨”,每一次優質服務都是凝聚民心的“紐帶”。廣大黨員幹部要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在“小窗口”裏踐行初心使命,用真心、專業與創新,把服務做到群眾心坎上,讓“小窗口”持續釋放“大民生”的溫暖與力量。(毛玲俊)

【糾錯】 【責任編輯:馬若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