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國不少地方立足自身實際,在傳統耕種、文旅建設、生態保護等方面積極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徑。這些實踐,正濃墨重彩繪就出一幅幅産業興、百姓富、生態美的鄉村振興新畫卷。
以黨建為引領,繪好“路線圖”。組織振興、人才振興、産業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鄉村全面振興內容多,相互之間&&緊密,需要充分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幹部先鋒模範作用,以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集聚資源、力量,制定出適合鄉村發展的産業,探索出人才激勵的機制,研究好産業與生態的平衡點,挖掘出文化賦能的賽道,將鄉村振興的富民興業之路蹚出來。
以人才為基礎,點亮“風景線”。人才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和保障。“一村一品”的發展、和美鄉村建設、數字鄉村的推進、智慧農業的賦能、生態優先的保障等,需要鄉村廣開大門共促發展,以政策為“禮包”,以成長&&為“引力”,引進各類技術人才,在鄉村振興的各條戰線上發揮作用,繪出靚麗的“風景線”。
以産業為支撐,交出“成績單”。發展才是硬道理。鄉村振興要以産業為支撐,以特色農業、文旅融合等為發展路徑,因地制宜探索出一條康莊大道。如今,各地黨委政府紛紛發力,數字賦能、“新農人”進場,為農業增效;“村BA”等體育賽事點燃鄉村運動熱,文旅熱將游客留在田間,文體賦能激發鄉村振興活力。
鄉村振興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匯聚各方力量。各級黨委政府要摸清楚家底,研究好政策,制定好規劃,聚焦特色農業、鄉村旅游、農村電商等新業態,以人才振興為保障,以産業發展為支撐,以生態優先為責任,通過黨組織聯建、活動聯辦、資源聯用等方式,整合各方資源,提升服務效能,共同繪製出鄉村振興的幸福“畫卷”。(徐小慧)
【糾錯】 【責任編輯:馬若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