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公斤算3公斤,向上取整莫成快遞潛規則-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7/01 09:09:30
來源:新京報

2.1公斤算3公斤,向上取整莫成快遞潛規則

字體:

  快遞企業自身需轉變觀念,盡快摒棄這種圖省事、佔便宜的收費行為。

  “2.1公斤也按3公斤收費”,快遞企業如此“向上取整”,算盤打得未免太精了。

  據報道,近日,媒體記者購買8件凈重為2.5kg的樣品,購買相同規格包裝進行打包並自行稱重,每一件總重量達到2.7kg左右,此後記者分別通過8家常用快遞公司,以“標快”“普快”的方式郵寄到市內同一地點。

  本次測評發現,8家企業中,有半數快遞企業在續重收費中存在“向上取整”行為。有快遞員稱,即使“2.1公斤也算3公斤的(收費)”,還有快遞公司將重量2.7kg左右的快遞,標注為4kg。

  快遞企業在續重收費中“向上取整”,就如商店的“反向抹零”一般,並非新現象,此前就曾爆出客戶“實際重量3.1公斤,計費重量4公斤”的問題,引發輿論廣泛關注。如今在媒體測評中,8家快遞企業中,有半數存在此類問題,正説明這種收費方式在快遞行業已非個別現象,可能已成為行業普遍潛規則。

  需明確的是,這種看似“精明”的收費方式,已涉嫌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快遞市場管理辦法》明確要求,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在快遞運單上如實標注快件重量”;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發布的新版《快遞服務》標準明確規定“快遞服務主體應使用秤、卷尺等計量用具測量快件的實際重量和體積重量,確定正確的計費重量。計費重量以千克為單位,保留小數點後至少1位。”

  一些快遞企業“向上取整”的做法,不僅未如實標注快件重量,更沒有遵守國標中的精確度要求,是對相關規定的公然違背。這種看似簡化操作的計費方式,悄然侵蝕着交易的公平性,如此算計消費者,也暴露出一些快遞企業在精細化服務與商業利益間坐歪了屁股。

  對快遞企業而言,快遞包裹數量龐大,通過“取整”的方式,降低計費複雜度,或能節約時間成本,減少出錯風險,而且這種“向上”的取整思路,還可以積少成多,獲得一筆額外收入,自然樂得其成。但這個賬算的,讓消費者很不舒服。

  某種程度上,這等於快遞企業在正常的交易外,用一種隱形收費的方式來增加利潤,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信任,也會影響整個行業的口碑與形象,不利於快遞行業健康發展。

  目前看,各家快遞企業“向上取整”的標準還處於“各自為政”的階段,有的續重是以1kg為計量單位,有的最小計量單位為0.5kg,但這種趨勢的蔓延是值得警惕的,這種對消費者不友好的行業風氣更需要盡快予以遏制。

  市場監管部門以及快遞行業協會等,有必要採用約談、查處曝光、處罰等方式,引導快遞企業“按規收費”,維護市場秩序。

  快遞企業自身則需轉變觀念,“勿以惡小而為之”,盡快摒棄這種圖省事、佔便宜的收費行為,將精力投入到提升服務質量、優化運營效率上。

  快遞運營也需精細化,更要知道,不讓2.1公斤再等於3公斤,體現的不僅是數字的精確,更是服務行業應有的誠意。

【糾錯】 【責任編輯: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