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大型商超、車站機場等場所,五花八門的樓層標識常令人暈頭轉向。B層、G層、LG層、UG層、M層……不少人靈魂發問,“我究竟在哪兒?”
樓層標識成了不便之源,一大原因在於各場所標識規則缺乏統一標準。就拿最常見的L層來説,通常取“Level(層級)”的含義,指地面以上的層數;但有時L又被視作“Lobby(大廳)”的縮寫,因此酒店中的L1層、L2層指的是酒店大堂所在層及其上一層。再如,M是“Mezzanine”的縮寫,本意為夾層。“P1停車樓1M”就夠亂了,而在某些地方M又代表“Metro”,指地鐵線路。更令人頭大的是,某些樓宇自己都有兩套命名方式,直梯這樣,扶梯又那樣。如此混亂,平時找位置已然不便,若遇緊急情況則可能帶來更大麻煩。
諸如這般標識混亂的場景還有不少。比如,不少地方的公共衞生間標識,或是幾何圖形組合,或是抽象藝術圖案,着實“難分男女”。這些凌亂難認的標識,讓人發問——標識設計的初衷究竟是什麼?誠然,設計者可以追求高級感、突出創意性,但落腳點不應離開“表達清晰”這一核心要求。公共標識是人們在外獲取信息、尋求幫助的重要渠道,能看懂、夠清晰,才是最基本也最關鍵的準則。
標識雖小,卻體現一座城市的精細化治理水平。如今人們習以為常的一些通用標識,也都是從實踐中不斷完善而來的。僅就樓層標識來説,目前確實沒有統一標準,但很多地方都曾提出,公共場所標識應當以規範漢字為服務用字。説到底,公共場所的標識設計還是要少搞些花活兒,突出實用性、服務性。不妨以此對標,將那些彎彎繞的標識做一些清理,畢竟,好看重要,好認更重要。 (關末)
【糾錯】 【責任編輯: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