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劇《最是女兒香》主創解碼:以粵劇講述莞香故事,展現嶺南文化魅力-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6/30 21:29:12
來源:新華網

粵劇《最是女兒香》主創解碼:以粵劇講述莞香故事,展現嶺南文化魅力

字體:

以香為憑,跨越時空相愛——東莞原創精品粵劇《最是女兒香》於7月起將在全國展開巡演。7月16日至17日在廣州大劇院首演,與廣大觀眾“香”約領略一場嶺南莞邑文化極致美學的盛宴,7月30日至31日登陸東莞玉蘭大劇院,8月8日登陸江門僑都大劇院,未來還將在更多城市巡演,讓更多觀眾在家門口開啟“莞香”穿越之旅。

作為東莞與廣東粵劇院聯合推出的文藝精品,該劇不僅用舞&語言講述了以莞香為引的愛情故事、歷史煙雲,更藏着主創團隊對藝術創新的無限探索。今天,跟着主創團隊提前解碼《最是女兒香》創作背後的巧思與匠心。

多次在莞采風,將“莞香故事”搬上戲曲舞&

該劇由一級編劇盛和煜執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著名戲劇導演張曼君擔任導演及粵劇改編,青年戲劇導演胡家偉擔任粵劇改編和執行導演,文華獎、梅花獎雙料得主曾小敏與一級演員、實力派文武生黃春強領銜主演,以“穿越千年”的宏大敘事結構,串聯起先秦至現代的時空跨度,將莞香文化與中國歷史重大事件交織呈現。

在作品創作初期,為更好地以粵劇詮釋“莞香故事”,主創團隊多次在東莞采風,深入寮步鎮、東城街道、東莞展覽館、東莞市文化館等地了解莞香的種植、製作技藝的保護、文化産業研究和推廣等情況。

“我是奔着東莞的莞香而來!”《最是女兒香》導演張曼君提起創作初衷,對將“莞香”搬上戲曲舞&有莫大的興趣。“我們通過長庚和莞兒的情愛輪迴,千年萬年尋覓的故事,來貫穿各個歷史階段,以及他們所遭見的歷史事實、偉大人物等。”張曼君介紹,劇中有先秦的古樸之風,有莞香的由來之處,同時又有對西漢漢武帝的秋風詞、唐朝的安史之亂等歷史人物和事件的刻畫,讓人置身於重大歷史事件當中,藉&男女主角的穿越,在情愛與家國之間,感受中國歷史文化的魅力。

談及《最是女兒香》將“莞香”搬上戲曲舞&的更多呈現,粵劇改編和執行導演胡家偉&&,劇中以莞香作媒介,打通了天上人間、古今中外的跨時空界限,打造了一個非常長的歷史維度,同時融入了一些更當代的媒介,以更具意象性的戲劇環境烘托,在劇中呈現出非常自由、多元、開放的藝術表達。

粵劇名家曾小敏、黃春強領銜主演,講述“六世情緣”

“香墜初成,情定生死,卻成永訣。”《最是女兒香》中的男女主“莞兒”與“長庚”因香結緣,以香為辯,輪迴六世,仍尋覓彼此,相戀相知,還在期間彰顯了家國大義與兒女情長碰撞的花火。粵劇名家曾小敏、黃春強分別飾演“莞兒”與“長庚”,讓人不得不更加期待這部承載嶺南莞香文化與動人愛情故事的原創大戲。

“如何用粵劇的表達方式,講述屬於嶺南莞香的故事;如何將‘歷經輪迴磨煉,萬劫成莞香’的精神,更精準地融入戲曲故事,這是《最是女兒香》的主創團隊持續思考探索的問題。”曾小敏在《最是女兒香》排練日記中透露,團隊爭取在每一次的舞&合成中,不斷優化調整,希望能帶給觀眾一個更加充沛精彩的作品。“在我心裏,莞兒,是個如莞香一樣的女子。她輕盈縹緲,在千年流轉的歲月裏,書寫了柔軟深情的一筆。同樣,她也執着善良,在時代的重負下唸唸不忘,苦苦尋覓,堅守信仰……”曾小敏&&自己將帶着“莞兒”的執念,與大家完整地講述“莞兒”穿梭於華夏千載文明的宿命故事。

男主角黃春強,則在排練中將自己對“長庚”這一角色的深刻理解和對生活的細膩觀察融入其中,使角色具有更鮮活的生命力。他與曾小敏的表演相得益彰,共同構建出一個充滿張力和情感的舞&世界。此外還有飾演"精靈"的蘇國進、唐思果等優秀青年粵劇演員,以極致的肢體律動與情感張力,將莞香"無形卻有力"的特質具象化,靈動唯美。

全新視聽設計,打造嶺南極致美學

從莞香文化的深度挖掘到戲曲形式的大膽突破,《最是女兒香》主創團隊的創作不僅是一部劇的誕生,更是對地方戲曲現代化的一次勇敢探索。無論是劇中的音樂創作、唱腔設計,還是舞美、服化道的呈現,都有非常值得品味的細節。

“香道追求天人合一、修身養性,與音樂的特質不謀而合,所以在創作劇中音樂時我們追求的效果是給人恬靜、高雅,蕩滌心靈的感覺。”《最是女兒香》作曲、配器陳揮之分享,無論劇中人物穿越了多少個時代,“莞香”都是所有劇情包括音樂的唯一線索。因此,“一個主題、多種樂器”是本劇的主要創作思路,劇中將在不同朝代使用與當代相符的樂器去體現時代特色。如先秦的古樸、唐朝的唐風、宋朝的典雅、民國的張揚……陳揮之希望觀眾能在音樂的引領下走進不同的時代環境,穿越一趟“完美旅程”。

“這部劇的唱腔有比較創新的地方,也有守正的地方,其中有一場唐朝的戲,採用了地水南音的寫法,朗朗上口,非常有傳統韻味。”《最是女兒香》唱腔設計梁妙翠介紹,以前的地水南音,以敘事的形式來展開,一首完整的地水南音,就是一個故事。在《最是女兒香》中,既有這種傳統守正的唱腔設計,也有穿插新曲的嘗試。“我相信這個戲反響會非常大,因為它跟我們平時看到的一些新編劇目、傳統劇目都會有不一樣的地方,可以説是比較大膽、天馬行空,希望觀眾喜歡。”

此外,《最是女兒香》還匯聚了舞美設計季喬、楊參,燈光設計邢辛,服裝設計陽東霖,化粧造型姚鑰、閻飛翔,形體設計姚曉明,多媒體設計王佳迪等十余位藝術家,從全方位的創新設計,旨在帶給觀眾與眾不同的視聽體驗。

【糾錯】 【責任編輯:王碧姣 王坤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