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盤活了哪些文物-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2/19 09:31:20
來源:北京青年報

《哪吒2》盤活了哪些文物

字體:

  嵌地幾何雲紋銅敦

  青銅大鳥頭

  《瑞鶴圖》局部

  金面銅人頭像

  今年的春節檔電影,《哪吒2》硬核出圈,成為中國電影史上首部、全亞洲首部票房過百億元的影片。在這部傳奇的動畫裏,藏着不少古老的文物寶藏,它們穿越千年,悄悄地在銀幕上“復活”啦!

  天元鼎

  極具商代青銅鼎的紋飾特色

  天元鼎精彩地展現了中國古代青銅鼎文化。鼎在古代中國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徵,而天元鼎是闡教的重要法寶,這意味着闡教在諸教中的崇高地位與無上權威。

  無論是以哪種形態出現的鼎,都極具商代青銅鼎的紋飾特色。小鼎的整體造型,借鑒了龍紋扁足鼎的腹部和柱足設計;大鼎紋飾融合了青銅器常見的饕餮紋與雲雷紋。大鼎整體呈現出的渾圓造型,和古代名叫“敦”(duì)的青銅器如出一轍。敦的基本造型為圓腹、雙環耳、三足或圈足,它是一種盛食器,用於盛裝稻稷等穀物,盛行於春秋晚期至戰國晚期,上面的渦雲紋、蟠虺紋搭配得宜,裝飾得整個青銅敦精緻華美。

  而電影中對古代紋樣的借鑒處還有很多:少年哪吒在陳塘關城墻上留下的腳印,每道紋路都暗合西周青銅器蟠螭紋;小哪吒上衣衣身處有蓮花紋樣,哪吒衝破天元鼎變身之後,臉部出現火焰紋,展示出“魔丸”的火屬性;敖丙衣緣上的雲雷紋和水紋,契合他西海龍王之子的身份;李靖和殷夫人身着甲胄的花紋,很大程度上參考了饕餮紋,胸甲旁邊所連接的弧形,亦是參考了青銅鼎獸面裝飾中的角造型。獸面本身具有一種兇猛獰厲之感,用來裝飾甲胄更能凸顯人物的勇猛威嚴。結合李靖夫婦是守衛陳塘關的總兵,也在劇中斬妖除魔,這樣的紋樣再合適不過。

  結界獸

  我為什麼越來越綠了?

  劇裏兩隻蠢萌蠢萌的結界獸也跟着火了。這兩隻結界獸在電影中的身份不一般,是元始天尊送給太乙真人的禮物。雖然他倆個頭、智商都不是很高,但長相卻十分幽默,乍一看有種外星人的感覺。

  粗眉結界獸有着誇張的大粗眉、杏眼和蒜頭鼻,這些特徵與三星堆遺址出土的“金面銅人頭像”經典元素高度契合。這個頭像通高42.5厘米,平頂,頭髮向後梳理,髮辮垂於腦後,髮辮上端用寬帶套束,具有濃郁的地方民族髮式風格。金面罩用金皮捶拓而成,大小、造型和銅頭像面部特徵相同,眼眉部鏤空,製作極為精緻,給人以權威與神聖之感。

  卷鼻結界獸形象則綜合了三星堆的青銅大面具、金面罩青銅人頭像、青銅獸面具和青銅鷹形鈴等多種元素。最明顯的表現在於卷鼻結界獸的卷鼻子,這一設計與青銅大鳥頭的嘴部造型極為相似。這個鳥頭通高40.3厘米,是三星堆遺址出土的鳥類造型器物中體量最大的。鳥與蜀族之關係極為密切,幾代蜀王直接以鳥為名,也證明了這一點。

  有網友説與五年前上映的電影《哪吒1》相比,這兩個小傢伙好像越來越綠了。青銅,因原色近似金黃色,在商周時代被稱為“金”或“吉金”,其合金成分是錫青銅和鉛錫青銅。三星堆的青銅器以鉛錫青銅這種三元合金構成的青銅器最多。它們在出土之前,已經被埋藏了數千年的時光,在自然環境中發生了一系列的化學反應後表面産生青綠色銅銹,因而被後人喚作“青銅”。

  其實,由於自身成分和腐蝕環境的不同,青銅器的銹色還可以有黃、紅、紫、白、灰色等20多種顏色,當古人在青銅器上進行鍍錫、鎏金、鑲嵌、彩繪等裝飾後,青銅器表面的顏色就會更加複雜。

  玉虛宮屋頂

  源自宋徽宗趙佶的傳世名作《瑞鶴圖》

  作為闡教的核心場景,玉虛宮的設計堪稱中式美學的集大成者。純白如玉的琼樓玉宇以潑墨山水為基底,雕梁畫棟中融入“高處不勝寒”的哲學隱喻。玉虛宮的建築線條剛柔並濟,既保留了傳統宮殿的對稱莊重,又通過飛檐翹角的動態曲線打破沉悶。

  在哪吒前往玉虛宮時,有一群仙鶴飛舞,其中兩隻仙鶴落在玉虛宮屋頂的鴟吻上。這一幕靈感源自宋徽宗趙佶的傳世名作《瑞鶴圖》。

  《瑞鶴圖》描繪了北宋政和二年上元節次日夜晚,汴京有群鶴在宮殿上方飛舞,最後有兩隻仙鶴停駐在宮殿鴟吻上的場景。鴟吻是中國古代建築屋頂正脊的重要裝飾,多塑造成龍形,有避邪、防火之意,是古代建築不可或缺的部分。趙佶將此景繪於絹上,寓意天降祥瑞、國泰民安。

  宋徽宗趙佶的《瑞鶴圖》非常精細地描繪了宋代宮殿的形象,此時的鴟吻形象尾部除呼應相對外,向天際略微翹,魚尾形象更加柔韌,富於動感,此法與北宋年間的“建築國家標準”《營造法式》中的描述一致。從宋徽宗的《瑞鶴圖》看,北宋的鴟吻在造型上已經具備明清鴟吻的特徵,“劍柄”也依稀可見,只是與後世鴟吻比較仍保留了一些唐代高而挺拔的瘦勁感。

  《哪吒2》中的文物“彩蛋”還有很多,比如七色寶蓮造型借鑒了西漢銅錯金博山爐,敖光的武器設計融合了商朝時期的青銅刀和唐代的關刀等等,所有這些都體現了電影對中式傳統文化的吸收運用,將東方美學的韻味發揮得淋漓盡致。(記者 陳品)

【糾錯】 【責任編輯:王金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