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通用五菱汽車産業學院是廣西首批普通本科高校示範性現代産業學院(以下簡稱“産業學院”),是廣西科技師範學院(以下簡稱“學校”)的二級學院,於2021年8月獲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工信廳批准建設。産業學院緊密圍繞廣西區域優勢汽車産業,充分發揮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柳州賽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知名企業的重要教育主體作用,推動本科高校主動適應地方經濟社會與産業新質生産力發展需求,積極助推省級産業項目——上汽通用五菱“一二五”工程建設。
建設思路舉措
産業學院堅持以産業需求、企業需求為出發點,以産教融合、科教融匯為立足點,以辦學模式、機制改革為創新點,深入探索應用型高校轉型發展的新途徑、新方法,構建服務於企業人才需求、服務於企業技術革新、服務於社會發展需求、服務於校院特色發展、服務於教師隊伍建設、服務於學生個性發展的“六服務”&&。
堅持以産業需求、企業需求為出發點,培養産業轉型升級亟需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當前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是新質生産力的典型代表,其發展深度融合了科技創新、綠色低碳、智能製造和數字化技術,成為推動産業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驅動力之一。地方傳統車企向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轉型,是應對行業變革、落實國家“雙碳”戰略的關鍵舉措,也是發展新質生産力的重要實踐。
産業學院精準匹配企業新質生産力發展對人才需求,以學校機械與汽車工程類專業群為依託,以自治區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汽車服務工程為抓手,推動機器人工程、智能製造工程、智能車輛工程等新工科專業建設,旨在培養中職學校所需的高素質專業化的“雙師型”教師及企業轉型升級發展所需的新工科專業應用型人才。2022年至今,已面向企業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研發、測試和試製崗位輸送合格人才148人次,涵蓋EMC測試、車載網絡測試、動力電池實驗、信息安全與芯片實驗等20余個關鍵研發測試崗位,近20人通過自身優異表現及部門能力認證和技術技能考核獲得優秀實習生並轉簽企業正式員工。
堅持以産教融合、科教融匯為立足點,實現教育鏈、人才鏈、産業鏈與創新鏈“四鏈融合”。産業學院通過校企協同、學科交叉、創新實踐等方式,與新質生産力之間形成了緊密的協同循環。
在校企雙方的共同努力下,産業學院的建設取得了長足發展。校內通過改造升級完善汽車工程訓練中心、機器人工程訓練中心、機械工程訓練中心等,共享校企雙方的優質資源,引入行業標準和企業資源積極對標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工作開展實踐條件建設,實施校企雙導師制,學生在企業工學交替中獲得專業技術技能及産業項目經驗,具備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目前已建成産業學院産學研基地1個及企業項目研發工作室3個等;新建電機驅動系統實驗室、動力電池系統實驗室、智能製造柔性生産單元等實驗實訓場所。在企業建成産學研人才培養基地2個。面向汽車企業智能製造、試驗認證人才需求舉辦“上通五”班2期;面向新能源動力電池檢測維修後市場人才需求舉辦“寧動班”1期,2025年將繼續深化協同育人,推動“上通五班”“賽克班”“寧動班”等“高級專門人才培養班”建設。同時,加大校企科研合作力度,開展新能源動力電池綠色綜合利用、智慧儲能等領域的合作,共同申報自治區重點實驗室。産業學院作為連接教育、科技與産業的核心樞紐,通過深化産教融合與科教融匯,成為培育新質生産力的關鍵載體,推動“教育-科技-産業”循環高效運轉。
堅持以培養模式、機制改革為創新點,突破傳統教育壁壘。産業學院秉承學校“守好師範教育‘傳家寶’、拓展職業教育‘新空間’、做足未來科技‘新文章’”高質量發展思路,落實學校“四得、五基本、六滿意”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深度融合産業需求與教育實踐,建立“理論-實踐-項目”三級遞進式教學鏈,兼職管理人員則多來自合作企業,深度參與課程設計、實踐教學、畢業設計等環節,將行業前沿技術與實踐經驗融入教學過程,形成“雙元”育人合力,實現人才供給與産業需求的“零時差對接”。
在體制機制上,實行産業學院理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並接受學校黨委統一領導,配備多名專職和兼職管理人員。其中,理事會由學校、合作企業等多方代表組成,負責制定學院發展戰略、審定重大事項、協調資源投入等關鍵決策,確保産業學院緊密對接産業需求。院長作為學院日常管理的核心,全面統籌教學科研、師資隊伍建設、校企合作等事務,推動專業設置與産業需求精準對接。同時,專職管理人員負責産業學院行政工作,確保學院日常運轉高效有序, 為産業學院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制度保障和人才支撐。
總結與展望
示範性現代産業學院作為深化産教融合的戰略樞紐,在培育新質生産力、服務産業轉型升級中展現出獨特價值。其通過構建“教育鏈-人才鏈-産業鏈-創新鏈”四鏈協同的生態系統,為新質生産力發展注入強勁動能。面向未來,上汽通用五菱汽車産業學院需在三個維度持續突破:一是深化國際合作,對接全球先進製造標準培養國際化技術人才;二是強化數字賦能,構建覆蓋産業鏈全環節的智慧教育生態;三是聚焦綠色經濟,在新能源、碳管理等新興領域前瞻布局人才培養體系。唯有如此,才能充分發揮産業學院在創新要素聚合、産教資源轉化方面的樞紐作用,為發展新質生産力、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提供持續動能。(作者:鐘偉民,廣西科技師範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