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態、向未來”2025中國汽車供應鏈大會在蕪湖召開-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27 11:26:35
來源:新華網

“新生態、向未來”2025中國汽車供應鏈大會在蕪湖召開

字體:

11月24日—26日,“2025中國汽車供應鏈大會”在安徽蕪湖舉行。本屆大會以“鏈動産業生態新質驅動未來”為主題,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主辦,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蕪湖市投資促進中心、蕪湖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蕪湖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聯合承辦,汽車縱橫全媒體、中國汽車工業經濟技術信息研究所有限公司協辦,包括1場政企對接活動、1場閉門會議、1場開幕式及大會、4場主題會議以及1場“中國汽車供應鏈協同創新全國行-奇瑞汽車站”活動。

大咖獻策謀劃未來

11月25日下午,“2025中國汽車供應鏈大會”正式舉行。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葉定達,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長竺延風,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長左延安,工信部産業政策司原副巡視員李萬里,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張國忠,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和北京工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黨委書記張彥軍,以及來自整車及零部件的企業代表、行業專家、科研院校學者等出席本次大會。大會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總工程師葉盛基主持。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總工程師葉盛基(主持人)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葉定達致辭&&,近年來,隨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加速突破,我國汽車産業緊緊圍繞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低碳化的方向,走出了一條昂揚向上的發展路線,構建了全球最完整、最具韌性的新能源汽車産業鏈和供應鏈體系。就推動中國汽車供應鏈“十五五”期間的高質量發展,他分享了三點想法:第一,創新引領,做優産業鏈;第二,龍頭帶動,做強産業鏈;第三,開放合作,共贏産業鏈,共建安全高效、互利共贏的全球汽車産業鏈生態。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葉定達

在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張國忠看來,我國汽車産業要實現關鍵的歷史性跨越,不僅需要構建主動、高效、協同、韌性、強勁的汽車供應鏈體系,更需要將中國汽車供應鏈的強大優勢轉化為深度融入全球市場的本地化穩定能力。為此,奇瑞汽車與上下游夥伴攜手並進,共同致力於三件事。第一,堅持開放創新,打造價值共存的命運共同體;第二,堅持向綠向新,打造可持續發展的綠色供應鏈;第三,堅持抱團合作,邁入生態出海的全球化新時代。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張國忠

“‘十四五’期間,在産業轉型的關鍵時期,我們成功培育出了本土優秀的供應商,受到了全球廠商的關注,獲得了更多參與國際分工的合作機會,迎來全球化發展的新時代。”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一直重視行業自律工作,維護産業肌體的健康,讓企業專注於價值創造。下一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將進一步發揮好42家專業分支機構的作用,不斷擴大服務範圍,提升平台效能,同時積極推動中國汽車供應鏈融入全球體系,支持外資零部件企業在華長遠發展,讓本土的融合創新成果惠及全球,為全球汽車供應鏈的安全穩定做出中國貢獻。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

洞見:重磅報告趨勢前瞻

本次大會集中發布了兩份權威的行業報告,不僅全面梳理了供應鏈關鍵領域的發展現狀,還對“十五五”期間的汽車産業的技術路徑、市場格局與風險挑戰做出深度研判,為企業把握市場脈搏、制定戰略提供助力和依據。

大會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興林正式發布了《2025中國汽車供應鏈發展報告》。據陳興林介紹,“十四五”時期,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産業主要取得了四方面成績,包括“基礎不斷夯實,發展後勁持續增強”“創新能力不斷增強,核心技術多點突破”“産業生態日趨完善,産業鏈韌性不斷增強”以及“雙碳目標引領,綠色低碳轉型成效顯現”。陳興林認為,“十五五”是中國汽車産業發展的核心窗口期,中國汽車産業鏈的全球化機遇和投資機會值得關注,汽車零部件創新技術有望成為全球車企電動化轉型的重要力量。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興林

中國汽車零部件産業的全球化已從“可選項”轉變為“必答題”,為助力企業更好地走出去,本次大會預發布了2025年汽車工業藍皮書:《中國汽車零部件産業發展報告(2025)——零部件企業國際化》(以下簡稱藍皮書),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和北京工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黨委書記張彥軍共同揭幕。

北京工業大學教授王超對藍皮書進行了深度解讀。他介紹,藍皮書包含1個總報告和6大專題篇章,涵蓋海外市場、政策合規、供應鏈、企業運營與管理、經驗借鑒以及案例分析,力求從宏觀環境到微觀實操,為行業提供一份詳盡的“出海指南”。特別值得強調的是,藍皮書創新提煉了核心方法論——“5C”全球化戰略體系,從合規、供應鏈、資本、品牌、人才五個維度,不僅構成了藍皮書的邏輯骨架,更全面打造了中國零部件企業走向世界的“五維坐標係”,成為企業制定出海戰略的實戰抓手。

北京工業大學教授王超

在本屆大會上,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助理李桂新正式發布2025中國汽車供應鏈創新成果和芯片創新成果,83個企業中96個項目獲協會推薦。其中,2025中國汽車供應鏈創新成果的推薦範圍升級為覆蓋汽車産業全鏈條,推薦創新類型也由技術創新拓展為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品牌創新、管理創新等4大類別8個分類,共52家企業入圍、57個創新成果脫穎而出。2025中國汽車芯片創新成果覆蓋驅動、功率等10大類別,覆蓋34家優秀企業,共誕生39款創新産品,在産業轉型升級、技術瓶頸突破等方面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70余家獲推薦的企業參加了發布儀式。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助理李桂新

在行業由大變強的發展進程中,匯聚行業智慧,解決供應鏈關鍵技術難題至關重要。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決定成立“供應鏈專家庫”,並在本次大會上舉行了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供應鏈專家庫啟動儀式,通過集合行業的“最強大腦”,為産業發展獻計獻策。

共識:行業精英分享良策

大會上,來自整車與核心零部件領域的多位企業領軍者以及高校的研究學者,分享了從市場一線淬煉出的實戰經驗。

以《引領“芯”質生産力鏈動智能新未來》為題,北京芯馳半導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陳蜀傑&&,緊貼“十五五”規劃,“芯”質生産力的核心課題為創新、協同、安全和穩定。在電氣化和智能化浪潮的引領下,中國將助力全球汽車供應鏈升級重塑。

北京芯馳半導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陳蜀傑

圍繞中國汽車産業集群格局演變與未來等課題,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沈體雁分享了基於空間鄰近與集聚規模的汽車産業集群識別與劃分方法,並指出應在開放中重構産業鏈價值鏈,在增長中重塑汽車産業地理,構建産業集群協同生態體系,通過治理模式創新賦能汽車産業高質量發展。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沈體雁

立足奇瑞汽車供應鏈建設的思考與實踐,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王廳&&,汽車産業變革下,供應鏈遭遇諸多核心挑戰,整車廠也面臨不少痛點,包括保供、創新、成本、合作關係、可持續和全球化等。面對上述難題,奇瑞打造了“361”供應鏈發展戰略,致力於共同打造一流供應體系,提升整體競爭力。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王廳

協同:系列活動實效對接

11月25日上午,2025中國汽車供應鏈大會閉門會議舉行,來自産業上下游的汽車企業、行業組織和研究機構等圍繞“十五五”時期,供應鏈企業如何通過技術創新保障和支撐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産業的領先優勢,以及中國汽車供應鏈全球化發展戰略研判等內容展開交流,就構建新時期融合發展新模式、打造更具韌性的汽車供應鏈體系達成共識,堅定信心。

閉門會議

11月26日,大會四場主題會議平行開啟,分別聚焦“智能座艙系統協同發展”“汽車零部件發展與轉型升級”“汽車熱系統關鍵技術發展”和“智能底盤系統協同發展”等核心前沿議題,深度剖析各細分領域的技術瓶頸與産業機遇,從多個維度探討産業的變革需求。

為更好地促進汽車供應鏈上下游對接,搭建政企間交流合作的平台,本次大會還同期舉行了一場政企對接活動、“中國汽車供應鏈協同創新全國行-奇瑞汽車站”以及參觀考察活動等,進一步促進跨領域的技術協同與商業合作,為構建安全、高效的本土供應鏈體系提供更多平台。

中國汽車供應鏈協同創新全國行-奇瑞汽車站

【糾錯】 【責任編輯:翟子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