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 共享 聚力 創新”全固態電池智能製造研討會在京召開-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29 10:07:46
來源:新華網

“開放 共享 聚力 創新”全固態電池智能製造研討會在京召開

字體:

9月26日,由中國全固態電池産學研協同創新&&主辦的“全固態電池智能製造研討會”在北京清華大學召開。來自電池、整車、工藝裝備企業以及高校研究機構的百餘位專業人士出席研討會,圍繞全固態電池的全鏈條製造關鍵問題開展深入交流與探討,中國全固態電池産學研協同創新&&理事長歐陽明高作總結發言。

本次研討會聯合全産業鏈企業專家,共同梳理全固態電池在材料、設計、製造與裝備環節面臨的技術挑戰,分析材料工藝裝備協同等關鍵議題,凝聚共識、深度探討,為技術攻關與産業化推進進一步明確了方向。

現場,深圳吉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陽如坤董事長以《全固態電池製造技術探討》為題作主旨報告,他從全固態電池製作認知與界面、固態電池規模製作技術路線、半固態電池製造工藝、全固態從實驗室到規模化四個方向,提出全固態電池大規模製造的關鍵問題和解決思路。

圍繞硫化物固態電解質的産業化共性問題,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史劉嶸經理、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苗力孝總經理、四川賽科動力科技有限公司朱高龍董事長結合全固態電池面臨的固固界面接觸、材料穩定性、電解質膜緻密化、電芯製程安全、PACK集成及成本控制等六大核心挑戰展開深入討論。嘉賓認為,硫化物固態電解質雖具備高離子電導率優勢,但其産業化仍面臨多維度系統性要求,需從全生命周期視角統籌考量離子傳輸效率、成本控制、批次穩定性、加工適配性、安全可靠性及可回收性等關鍵性能維度,以系統化思維推動硫化物全固態電池從材料創新走向規模化製造。

針對全固態電池工藝及裝備問題,江蘇紅運智能裝備有限公司呂柏良總經理認為,通過精密模塊化設計、可控的剪切分散技術以及嚴格的密閉氣氛管理,正逐步成為解決粉體團聚、氣密性等關鍵問題的有效路徑,為提升電池一致性、推動産業化進程提供重要的裝備支撐。

常州華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仵千里總經理&&,現需針對性地開發勻漿、涂布、烘乾、轉印等關鍵裝備,保障膜性能穩定一致,為加速産業化落地提供核心裝備支撐。

蘇州德龍激光股份有限公司鋰電事業部總經理徐海賓介紹,硅基負極硫化物全固態電池具有較好的産業化前景,但製造製程仍存在一些難題,基於超快激光技術的制痕涂膠絕緣、激光製片、激光加熱乾燥、一體化疊片裝備可以推進全固態電池走向量産。

邢&納科諾爾精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付博昂總經理分享,將以“材料+工藝+設備”一體化方案,全力助推全固態電池産業化高速邁進。

深圳市聯贏激光股份有限公司柏國建總監&&,當前固態電池産業化加速,可以通過激光加工控制,可實現極片精準清洗,同時引入UV打印技術,來解決工藝難點,從而推動固態電池産業化落地。

東莞光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曾志永董事長&&,當前固態電池因材料與界面特性差異,其化成分容工藝在溫度、壓力、循環策略等方面顯著區別於液態電池。他指出,脈衝化成、大噸位加壓、AI容量預測等創新技術正逐步解決界面接觸與鋰枝晶問題,推動固態電池向高安全、高能量密度方向邁進,高壓化成分容替代等靜壓也在探索中。

現場研討環節,圍繞“全固態電池設備開發、設計與製造、上車應用”等熱點話題深入交流,針對製造工藝及設備的攻堅階段,探討了如何利用高質量數據與AI大模型的協同驅動,提前介入工藝設備研發,實現從標準化、智能化雙維度賦能,加速突破製造環節的技術難題。一汽、東風、比亞迪、億緯鋰能、國軒高科、遠景動力、濰柴動力、恩捷、羅克韋爾等企業的專業技術人員參加了研討。

中國全固態電池産學研協同創新&&理事長歐陽明高作總結發言。他指出,近年全固態電池研發快速發展,主流技術路線已達成共識。回顧中國在鋰電池、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的成功歷程,正是通過持續的創新跨越,不斷促進技術變革。當前産業已進入全固態電池發展的新階段,技術更精密、系統更複雜,更需堅定信心,創新突破引領變革。這要求我們不僅要在材料體系上創新,更要與工藝裝備領域緊密協作,實現“材料-工藝-裝備”的一體化迭代。希望各方合力推動産業化進程。

會議同期,由全固態電池製造工藝及裝備聯盟發起,聯合國內鋰電設備企業共同組建的“全固態電池智能製造&&”正式成立。

本次研討會匯聚了産業鏈各方力量,搭建了開放合作、資源共享、協同攻關等多層次的交流合作&&,為推動全固態電池製造工藝與裝備優化升級,貫通全製造鏈條核心技術的創新突破發揮了重要作用。

【糾錯】 【責任編輯:翟子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