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得走的荊楚記憶 移動的文旅IP——湖北特色旅游商品激活消費新引擎-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25 09:41:44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帶得走的荊楚記憶 移動的文旅IP——湖北特色旅游商品激活消費新引擎

字體:

  夜幕輕垂,掩映在華燈之下的湖北省博物館燈火通明。恰逢每月17日的“知音湖北·超級文旅日”,位於武漢市中心的湖北省博物館打破周一閉館慣例,全天對游客免費開放,還延續了夜游活動。錯峰參觀的游客不必排長龍,即可購買到一隻心儀的“爆款”文創——“越王勾踐劍蒜鳥”。

  湖北省博物館銷售的“越王勾踐劍蒜鳥”和“吳王夫差矛蒜鳥”。湖北省博物館供圖

  小“蒜鳥”手持佩劍、頭戴紅飄帶,好不威風,輕輕一捏還會發出“蒜鳥蒜鳥,你搞不贏我滴”的武漢方言。這只融合了湖北頂級文物IP——越王勾踐劍的文創包挂,剛剛躋身首次發布的“湖博文創”明星TOP10,“上新”半年以來銷售已逾10萬件。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實現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大幅躍升,人均國內生産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可以預見,隨着人均GDP的跨越式增長,居民的消費結構將發生根本性變化。中國正在從生存型消費邁向發展型消費,順勢培育服務消費新增長點,給文旅産業融合發展帶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歷史性機遇。

  彰顯本土文化自信

  “蒜鳥”這只結合了武漢方言熱梗、造型酷似一顆蒜頭的呆萌小鳥,在今春悄然“出圈”、迅速走紅,成為來武漢必購入的旅游商品之一。

  近期舉辦的“知音湖北 禮遇知音”百種湖北特色旅游商品甄選推介活動上,一整面裝飾墻挂滿了造型各異的“蒜鳥家族”玩偶200余只,成為同行們熱議、拍照留影的展示區。“蒜鳥蒜鳥,都不容易”“喵莫斯喵”“要麼樣”……這些地道的武漢方言與呆萌的動物毛絨玩具合二為一,讓心領神會的消費者不禁開懷一笑。

  11月15日拍攝的“知音湖北 禮遇知音”百種湖北特色旅游商品甄選推介活動現場。新華社記者熊翔鶴 攝

  由中國旅游協會主辦的2025中國特色旅游商品大賽不久前落幕,來自全國30個省區市的2296套、2萬餘件商品同&競技。湖北省共斬獲6金、12銀、7銅,進入全國旅游商品開發銷售第一方陣。其中“蒜鳥家族”榮獲金獎。

  “蒜鳥的崛起其實是武漢人、湖北人對本土文化自信的體現。”鄂人文創品牌負責人李芒果告訴記者,這只突發奇想而誕生的武漢“和平鳥”銷售已超過60萬隻。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文化符號,消費者購買的不僅是商品本身,更是對文化傳承與情感共鳴的追求。

  以“蒜鳥家族”為代表的湖北旅游商品,正是湖北文旅活化歷史、擁抱市場、跨界融合的生動實踐。李芒果説,我們致力於用年輕化表達重塑傳統文化,讓沉睡的文化瑰寶在現代社會重新煥發生機。希望文化創意行業抱團取暖,合作開拓市場,共同傳播和延伸荊楚文化。

  文旅從業者雙向賦能

  “禮遇知音”既是以禮相待,更是有好禮相待。湖北的山水之美、人文之勝被濃縮於一個個精巧物件,成為游客們“帶得走的荊楚記憶”。

  越王勾踐劍劍包將千年寶劍化為潮流配飾,黃鶴樓搖搖幻彩冰箱貼定格名樓神韻,西蘭卡普紋樣頭繩與口金包盡顯土家風情……從融合楚文化元素的潮流好物,到承載古老技藝的非遺精粹,再到濃縮地道風味的舌尖珍藏,每一件荊楚好物都在講述着獨特的湖北故事。

  特色旅游商品,即本土的特色文化、特色物産、特色工藝、特色品牌。中國旅游協會商品分會專職副會長陳斌説,旅游商品是現代旅游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打造地域形象、傳播地域文化的一張特色名片。對於游客而言,旅游商品是旅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了解當地文化最直觀的載體,承載着可品讀、可帶走、可復購的煙火記憶。

  “知音湖北 禮遇知音”百種湖北特色旅游商品甄選推介活動現場。新華社記者熊翔鶴 攝

  記者了解到,湖北已連續多年舉辦“湖北旅游商品大賽”,為優秀旅游商品打造宣傳推廣平台和選品平台。目前,全省已有上千家文博單位和企業從事旅游商品銷售和開發,初步形成百億元市場規模。最新揭曉的百種特色旅游商品,涵蓋潮品好物、城市禮物、非遺精粹、科技生活等十大品類,全方位展示湖北旅游商品的創新成果。

  聚焦“産銷融合與消費拉動”,百件精品將通過電商專區、景區專櫃、文創精品店等多元渠道推向市場,預熱元旦春節旅游消費季。通過供應商、渠道商、網絡銷售平台、生産商、設計單位等高效對接,搭建起文旅從業者雙向賦能的平台,讓商品與市場精準牽手,打通荊楚好物的“最後一公里”。

  海外釋放強“引力”

  在深耕國內市場、完善産銷平台的同時,湖北文旅的目光已投向更廣闊的國際舞&,帶動湖北旅游商品的魅力跨越山海、走向世界。

  本月初,“知音湖北·大美長江”湖北文旅營銷推廣活動在英國、法國舉辦。長江江豚文創IP“豚寶”作為國際推薦官隨行,用“微笑”向世界發出湖北邀請。不少海外旅行商對憨態可掬的“豚寶”愛不釋手,法國旅行商利奧説,“江豚是長江文化的一種國際表達,是人與水共生的美麗故事。江豚回歸長江的故事,全世界聽到都會被感動。”

  “知音湖北·大美長江”湖北文旅營銷推廣活動在英國倫敦舉行。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供圖

  “豚寶”家族的AI豚寶“豆豆豚”,同樣入選了本次百種湖北特色旅游商品。與傳統的文創玩偶不同,AI豚寶互動性更強,內置自主研發的“長江知識庫”,不但能流暢推介三峽大壩、神農架、武當山等湖北知名旅游目的地,還能詳細介紹具體的景區特色與游玩攻略,仿佛一位長江文化科普小專家、湖北文旅智能推介官。

  “把江豚做成文創産品,是一種提升湖北長江文化原創IP顯示度的創新嘗試。”艾肯文化科技負責人陳彥説,“我相信世界通過‘豚寶’的眼睛,可以看到一條生生不息的大江。”

  IP潮玩從20世紀90年代末興起,逐步進入中國市場,目前已處於成熟發展期。業界專家指出,未來3至5年,中國文化創意行業將會更多地聚焦具備全球視野與供應鏈基礎的IP創新品牌,尤其是結合AI等新技術,推動行業邁向更高品質的新階段。(記者 喻 珮 熊翔鶴)

【糾錯】 【責任編輯:焦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