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11月14日電(記者陳愛平)全年齡友好、智慧環保、設計美觀——小小公廁也可以“美貌”與“智慧”並存。上海日前推選出最新一批20座“最美廁所”與10座“特色廁所”,涵蓋環衛、文旅、軌交、公園、農村等多種場景。
這些公廁中,多處已實現24小時開放,為不同群體提供精準服務。上海地鐵1號線人民廣場站站&廁所等通過增設第三衞生間、適老及無障礙設施、兒童安全座椅及護理&等,讓各年齡段的使用者享受便利。東靖路智慧生態公廁等提供熱水飲水機、愛心雨傘、便民血壓儀、手機充電器等便民服務。彭江驛公廁等特別為戶外工作者設有休息區域。梅州路公廁等還設有寵物駐停區。
這是萬源城公廁的裝飾,以消防安全為主題。新華社發
智慧管理、自動化無人保潔與智能除臭等智慧和節能技術應用層出不窮。世紀公園7號門公廁引入物聯網技術,實現遠程控制、安全監測等功能。“悅薇驛”公廁採用再生木材與環保塗料,其引入的節水裝置可省水30%。淮海中路918號公廁還增設了“擱物架遺留提醒”功能。

這是漕溪公園公廁,其外觀設計與有近百年歷史的漕溪公園風格一致。新華社發
不少公廁與周邊環境“融為一體”,展現街區、社區文化。毗鄰微型消防站的萬源城公廁建築外觀好似一座“巨型消防栓”,內部空間也加入了消防知識展示。徐匯區漕溪公園公廁外觀設計古樸雅致,與擁有近百年歷史的公園相得益彰。春花秋色公園B2西蘑菇屋公廁擁有藍黃白明快搭配的蘑菇外形,充滿童趣。
“除了紮實做好為市民游客提供便利、保持乾淨整潔等基礎功能,我們還鼓勵公廁改造過程中引入智慧、環保技術,增加美學設計和公共服務,讓人們能從一方‘小廁所’,感受到城市溫度。”上海市公共廁所協會會長邱江説。
這是東靖路智慧生態公廁內部空間。新華社發
近年來,上海持續提升“一老一小”群體如廁便利與舒適體驗。“完成1000座環衛公廁適老化適幼化改造”是“2025年上海市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截至今年10月31日,全市各區共有1011座環衛公廁完成適老化適幼化改造,超額完成目標數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