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瀋陽11月12日電 記者手記:“小改造”助力解決老年人“大問題”
呂翔、於也童、任軍
初冬時節,走進瀋陽市鐵西區啟工街道重工新村社區居民周國忠的家,只見臥室床邊安裝着起身扶手,床上還有可調節椅背角度的防褥瘡靠背器、防褥瘡坐墊。
“這個靠背器可以任意調節角度,很舒適,坐在床上時間長了身體也不疼。”周國忠告訴記者,“這些改造家裏沒花一分錢。”

圖為居民周國忠在家中(左一)。新華社記者劉力航 攝
今年63歲的周國忠曾因意外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我們對符合適老化改造條件的低保和特困家庭,開展了一對一的政策宣介,周國忠明確表達了服務需求,我們立刻為他辦理了適老化改造的申請手續。”重工新村社區黨委書記王斯楠説。
記者了解到,自2020年起,瀋陽市根據“願改盡改”“一戶一案”原則,開展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經評估為“完全失能”或“重度失能且長期臥床”的老年人,每戶最高給予3000元改造補貼,其他符合條件的老年人每戶給予最高2000元改造補貼。
“瀋陽市老齡化程度較高,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已攀升至30.6%。家庭養老壓力逐漸加大的當下,一些‘小改造’就能解決‘大問題’。”瀋陽市民政局副局長張葛介紹,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1萬餘戶。
在“瀋陽養老”微信小程序上下單,特殊困難老年人群體就能享受免費上門服務——這是瀋陽市推出的一項暖心服務。
記者來到位於瀋陽市渾南區彩霞社區的低保戶王斌家中時,助老員劉麗靜正在打掃衞生。每週,劉麗靜會到常年臥床的王斌家中服務三到四次,為她理髮、助浴、做飯、收拾衞生等。
“相當於請了專業的護理員,還不用自己負擔費用,這可解決大問題了!”王斌説。
劉麗靜所在的江蘇安康通健康管理服務有限公司,正是瀋陽市渾南區民政局招標參與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的多家企業之一。

圖為彩霞社區居民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活動室內跳舞。新華社記者劉力航 攝
據了解,瀋陽市民政局依託養老服務機構、家政企業等社會力量,通過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重點為特殊困難老年人、80周歲以上老年人等提供每人每月3小時至45小時不等的免費上門服務。截至目前,全市累計提供服務突破190萬人次、服務時長280萬小時。
改造於微處,服務於細處。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優化基本養老服務供給,完善城鄉養老服務網絡,加強公共設施適老化和無障礙改造。
“養老服務不光要解決‘有沒有’,更要聚焦‘好不好’。”張葛説,瀋陽市建立了一套全流程監管體系,對適老化改造等養老服務進行全程督導、全覆蓋查驗和入戶回訪,確保每一分錢花在刀刃上,把工作做到老人“心坎上”。“下一步,我們還將把工作落實落細,不斷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