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大濟岷”工程啟動建設!大渡河將“攜手”岷江潤澤“天府之國”-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07 09:18:24
來源:新華網

“引大濟岷”工程啟動建設!大渡河將“攜手”岷江潤澤“天府之國”

字體:

  11月7日,在四川省雅安市天全縣,工程機械車輛在“引大濟岷”工程二郎山隧洞2#施工支洞現場作業。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

  新華社成都11月7日電(記者周相吉、高健鈞)11月7日,將大渡河水引入成都平原的“引大濟岷”工程正式啟動建設。這項四川歷史上投資最大、線路最長的引水工程完工後,大渡河將實現與岷江“握手”形成雙水源,以解決成都平原缺水問題。

  這是11月7日在四川省雅安市天全縣拍攝的“引大濟岷”工程建設動員大會現場。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

  “引大濟岷”工程總工期為8年,取水點位於大渡河瀘定水電站壩址上游3.5公里處。工程分總幹線及南北兩幹線,通過綿延260余公里的隧洞、管線等設施,引水至距都江堰水利樞紐直線距離100余公里和40余公里處的兩個交水點。

  這是11月6日在四川省瀘定縣瀘定水電站庫區拍攝的“引大濟岷”工程取水口大致方位(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

  工程建設任務以城鄉生活和工業供水為主,兼顧農業灌溉,2040年工程將向成都平原引水13.89億立方米,2050年引水量達15.23億立方米;供水區域涉及成都平原經濟區的成都、德陽、綿陽等8個市的43個縣(市、區),可新增灌面179萬畝,改善灌面591萬畝,供水人口達3413萬。

  這是11月6日在四川省瀘定縣瀘定水電站庫區拍攝的“引大濟岷”工程取水口大致方位(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

  四川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被譽為“千河之省”的四川水資源總量雖然豐富,但時空分佈嚴重不均,呈“西豐東缺”之勢。近些年,由於用水需求從傳統農業用水向農業用水、城鄉供水、工業需水、生態保水等多種需求轉變,成都平原發展用水缺口日益增大。

  這是11月6日在四川省瀘定縣瀘定水電站庫區拍攝的“引大濟岷”工程取水口大致方位(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

  四川水發設計公司工程設計二分院院長李智淵説,作為國家水網中的骨幹輸排水通道之一,“引大濟岷”工程建成後,將使成都平原生活工業供水保證率從90%提升至97%,農業灌溉保證率達80%,實現城鄉供水、灌溉、生態補水及應急水源四大功能協同。

  11月7日,在四川省雅安市天全縣,工程機械車輛在“引大濟岷”工程二郎山隧洞2#施工支洞現場作業。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

  “工程實施後,‘引大濟岷’工程將與都江堰形成有機整體,全面優化四川省水資源時空分佈,對保障成都平原經濟區水安全、推動四川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深遠意義,同時為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提供用水安全保障。”四川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説。

  這是11月7日在四川省雅安市天全縣拍攝的引大濟岷工程建設動員大會現場。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

  這是11月7日在四川省雅安市天全縣引大濟岷工程建設動員大會現場拍攝的工程建設機械設備模型。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

【糾錯】 【責任編輯:吳京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