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全會精神在基層丨記者手記:不産一粒生豆,昆山何以打造千億元級咖啡産業?-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07 09:55:30
來源:新華社

四中全會精神在基層丨記者手記:不産一粒生豆,昆山何以打造千億元級咖啡産業?

字體:

  行走在江蘇昆山,咖啡元素撲面而來:星巴克、瑞幸等公司設立的龐大咖啡烘焙基地密集分佈,特色咖啡店林立。

  近年來,不産一粒生豆的江南小城昆山,含“咖”量猛增,千億元級咖啡産業鏈正加速形成——

  擁有全國60%的咖啡生豆烘焙量和超過六成的生豆進口量,100多家咖啡頭部企業入駐,産業鏈貫通貿易分撥、研發烘焙、品牌銷售、咖啡設備等環節。

  這是位於昆山的亞太咖啡生豆分撥中心。新華社記者劉力航 攝

  記者不禁疑惑,咖啡産業為何能在昆山迅速崛起?還有哪些發展空間?

  記者來到星巴克中國咖啡創新産業園時,一輛白色卡車停在倉庫門前,一袋袋咖啡生豆正被卸車入庫。供應全國8000多家星巴克門店的咖啡豆,絕大多數在這裡烘焙。

  這座美國本土之外最大的星巴克烘焙工廠於2023年在昆山投産。此前,星巴克使用的咖啡豆從美國等地烘焙後海運至中國,耗時達數月。如今,從生豆落地昆山、烘焙包裝到配送至全國門店,最快僅需10天。

  星巴克等眾多巨頭落戶昆山,毗鄰上海的區位優勢、長三角一體化的深入推進、産業鏈供應鏈的協同高效、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等因素缺一不可。

  在星巴克中國咖啡創新産業園,咖啡生豆正被卸下車。新華社記者劉力航 攝

  “與當年‘拆開筆記本電腦按零件招商’異曲同工,我們深度剖析咖啡産業鏈的各個環節,缺什麼、補什麼,逐步構建起産業生態。”昆山綜合保稅區管理局副局長邵志強説。

  生豆倉是咖啡産業鏈的核心支撐,為補齊這一基礎設施短板,昆山專門打造了亞太咖啡生豆分撥中心。

  在分撥中心的巨大倉庫內,來自埃塞俄比亞等30多個國家的咖啡生豆整齊碼放,享受着恒溫恒濕的舒適環境。

  記者了解到,分撥中心建成前,昆山只有少數龍頭咖啡烘焙廠有自己的生豆存儲倉庫,僅可滿足自身産能。如今,中小烘焙企業可直接在分撥中心購買生豆,進一步縮減了成本,促進了咖啡産業鏈加速向昆山集聚。

  硬設施不斷完善的同時,軟聯通也在加強:90%進口咖啡生豆實現“隨到隨檢”,進口生豆檢測時間“砍掉”三分之二,咖啡豆轉口貿易無需重新辦理檢疫證書……

  這是星巴克中國咖啡創新産業園的咖啡杯墻。新華社記者劉力航 攝

  “生豆貿易比較繁瑣,需要聯合海關、船舶公司、國內檢測機構進行合作,昆山有關部門主動想在前,幫助我們企業快速打通各個環節。”昆山熠果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董事、合夥人黃正浩説。

  通過補鏈延鏈強鏈,産業“強磁場”逐步形成。以售賣咖啡豆為主營業務的啡復生物科技(江蘇)有限公司總經理唐旭凱告訴記者:“我們公司選擇落戶昆山,就是看中了昆山進口咖啡豆種類多、産業配套齊全的優勢。”今年,這家公司營業額有望突破2000萬元,較去年增長約20%。

  如今,咖啡文化已深度融入昆山的城市肌理——從CBD商務區到周莊古鎮,從産業園區到鄉村民宿,咖啡館遍地開花,成為這座城市鮮明的文化符號之一。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新動能。

  面向“十五五”,昆山將圍繞建設國際咖啡産業之都的功能定位,加快形成千億元級的“買全球、賣全球”咖啡産業規模和“咖啡+”文化品牌矩陣。

  這是昆山咖啡産業創意中心陳列的咖啡機。新華社記者劉力航 攝

  “我們正推動‘咖啡下鄉’,將更多全球好豆引入鄉村咖啡館,打造咖啡主題特色村落,依託‘村咖’升級打造‘咖村’。”昆山市招商服務中心副主任李成琛説。(孫小程、任軍、楊紹功)

【糾錯】 【責任編輯:薛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