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層設計指明奮進方向 衍生品市場迎來歷史性機遇-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06 10:45:09
來源:中國證券報

頂層設計指明奮進方向 衍生品市場迎來歷史性機遇

字體:

  “十五五”規劃建議提出,穩步發展期貨、衍生品和資産證券化。衍生品被納入五年規劃建議,戰略地位顯著提升。

  面對新的戰略定位和發展要求,期貨行業正加快轉型升級。多位專家認為,此舉是為構建更具韌性的現代金融體系奠定風險治理底座的戰略布局,也是基於打造金融強國戰略的考慮。在穩步發展的基調下,期貨行業需補齊短板、強化風險防控,實現市場質效同步提升。

  衍生品市場肩負新使命

  從服務實體經濟的風險管理工具,到國家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衍生品市場正被賦予新的歷史使命。

  “此次將期貨、衍生品寫入‘十五五’規劃建議,與以往相比有關鍵性差異,戰略定位實現根本性提升。”南華期貨董事長羅旭峰向中國證券報記者&&。

  以往,衍生品多被視為政策中服務實體經濟的配套工具或補充手段。此次,衍生品被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頂層設計,這意味着衍生品市場在現代金融體系中的戰略地位進一步提升。

  方正中期期貨研究院院長牛秋樂也持類似觀點。他&&,以往政策多聚焦衍生品服務實體經濟或工具供給的特性。此次將期貨、衍生品與資産證券化並列,凸顯了市場體系化發展受到高度重視。

  這一轉變背後或有深層次戰略考量。“此舉本質上是國家為構建更具韌性的現代金融體系奠定風險治理底座的戰略布局。”羅旭峰認為,這要求金融體系不僅服務實體經濟的融資需求,更要具備強大的風險定價、分散和承載能力,以應對內外部複雜因素的影響。

  華聞期貨總經理助理兼研究所所長程小勇認為,這一提法是基於實施金融強國戰略的考慮。他&&:“加快建設金融強國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必然要求,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期貨市場是我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高質量發展與加快建設金融強國的目標相輔相成。”

  在格林大華期貨首席專家王駿看來,“十五五”規劃建議將衍生品市場提升至戰略高度,標誌着我國金融改革進入深化階段。

  “穩步發展”的表述,定調衍生品發展須行穩致遠。“發展是方向,肯定了衍生品的戰略價值;穩步是方法論,強調必須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推進創新。”羅旭峰認為,這要求期貨行業必須尊重衍生品高杠桿、高關聯度的特性,杜絕盲目擴張和過度創新。審慎性體現在正視風險本質,築牢底線思維;堅持穩中求進,激發創新活力;構建全鏈條風控,夯實發展根基三個維度上。

  擴容提質築牢金融強國根基

  近年來,隨着我國期貨市場加快建設步伐,品種體系日益健全,市場參與主體愈發多元。在此過程中,期貨市場價格發現、風險管理和資産配置等功能日益凸顯,服務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能力穩步提升。

  資金活躍度顯著增強,期貨市場資金總量持續增長、不斷創下新高。中國期貨市場監控中心數據顯示,2025年10月9日,我國期貨市場資金總量突破2萬億元大關,約為2.02萬億元,比2024年底增長24%。

  企業參與度穩步上升,上市公司參與套期保值的數量逐年遞增。中國期貨市場監控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在我國A股市場的5383家上市公司中,有529家公司參與場內期貨和期權交易,佔全部上市公司總數的9.8%,市值佔比達35.8%。

  上述數據表明,曾經被視為小眾市場的期貨市場,正逐漸成為加快建設金融強國不可或缺的戰略支撐。

  從衍生品的拓展範圍看,程小勇&&,期貨等衍生品當前已成為眾多實體企業開展風險管理的必備工具。銀行、保險、基金等金融機構在資産配置過程中,也積極運用股指期貨、國債期貨進行風險對衝。

  “中國實體經濟和金融市場對衍生品的需求已進入高速增長和多元化發展階段。”王駿&&,不僅實體經濟對衍生品有着強烈需求、企業風險管理意識持續提升,而且我國金融市場的需求也進一步增長。廣大機構投資者,如基金、保險等,需要借助衍生品工具開展資産配置與對衝策略,個人投資者也通過參與衍生品交易尋求收益增長。

  衍生品市場結構升級加快。除了規模持續擴容,實體企業對衍生品的需求由可選工具逐漸變為經營剛需,進入規模與質量並進的新階段。羅旭峰&&,從需求特徵看,一方面,需求覆蓋範圍不斷拓寬。隨着國內外宏觀經濟波動加劇、産業鏈競爭愈發激烈,風險管理需求已從跨國公司、民營企業延伸至大型國企和廣大中小型企業。另一方面,需求層次持續深化。企業不再滿足於傳統的單一套期保值模式,而是轉向尋求綜合解決方案,甚至將衍生品融入日常經營決策,使其成為産業鏈協同發展的重要紐帶。

  此外,隨着人民幣國際化穩步推進,衍生品市場的戰略作用不可替代。羅旭峰&&,發展以人民幣計價的衍生品工具,可以形成國際影響力,吸引全球投資者。

  構建更完善行業生態

  期貨行業正加快轉型升級,以適應新的戰略定位和發展要求。“期貨行業必須實現角色的二次躍升。”羅旭峰認為,期貨公司要從提供點對點的風險管理服務,向參與構建國家層面的金融安全網延伸。

  構建更完善的行業生態,需要多方面協同發力。程小勇認為,期貨行業應從服務實體經濟向構建國家金融安全網延伸。具體來説,做大做強期貨交易所和期貨公司,在大宗商品定價權方面取得進一步突破。與其他金融機構攜手,為實體企業提供全面綜合的金融解決方案,助力經濟轉型和科技創新。積極走出去和引進來,加大對外開放力度,服務全球市場。

  同時,期貨市場發展仍存在制約因素。羅旭峰介紹,這主要體現在四方面:一是法律配套待細化,部分創新業務於法無據;二是投資者結構問題,專業機構投資者佔比低;三是國際市場連接度不足,跨境交易試點範圍有限;四是關鍵金融期貨品種創新有待完善,需進一步構建全市場風險對衝體系。

  基於此,羅旭峰認為,行業需要以下政策支持:加快配套規章修訂;優化投資者生態,引導長期資金入市;擴大開放試點,打通境內外風險對衝通道;盡快推出外匯期貨。

  程小勇&&,行業目前處於強監管的大環境中,需要政策對衍生品市場進行進一步扶持,如鼓勵服務模式創新、開展手續費“反內卷”、鼓勵人才引進培養、鼓勵期貨公司走出去,以及鼓勵交易所與境外機構開展合作。

  從自身發展角度看,羅旭峰認為,期貨公司需加快從通道服務商向風險解決方案提供商轉型,深入産業鏈提供全流程服務。程小勇&&,雖然國內一些頭部期貨公司在基差交易等方面已取得進展,但仍存在服務産品或方案迭代不夠、同質化等問題,需持續創新並明確戰略定位。

【糾錯】 【責任編輯:王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