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數據顯示,截至10月13日中國證券報記者發稿時,10月以來機構總計調研46隻個股,容百科技、惠城環保、巨力索具等個股成為機構的“寵兒”,企業的基本面與未來戰略規劃成為機構調研的重點。從行業分佈看,機械設備、汽車、基礎化工和電力設備等領域備受機構青睞。
多家券商&&,儘管市場短期震蕩,但企業盈利改善預期與政策托底效應依然明確。短期來看,內需板塊有望階段性佔優,而科技革命與製造業復蘇則構成中長期投資主線,投資者可兼顧短期防禦與中長期前沿産業布局。
逾40隻個股獲機構調研
在上述46隻獲機構調研的個股中,容百科技獲162家機構調研,排名第一;其次是惠城環保,獲78家機構調研;巨力索具獲58家機構調研,排名第三。此外,四方達、廣脈科技、奇德新材、飛龍股份、阿爾特、北汽藍谷、崧盛股份也受到機構的關注,接待機構調研家數均超10家。
從行業分佈來看,上述46隻個股囊括了18個行業板塊(申萬一級)。其中,機械設備行業覆蓋了8隻個股,數量居首;汽車行業覆蓋了7隻個股,居第二位;基礎化工和電力設備行業均覆蓋了6隻個股,並列第三。
記者梳理發現,在調研上市公司時,機構普遍將關注點放在企業的基本面與未來戰略布局上。例如,在容百科技的調研中,機構重點關注外部政策環境對其鋰電池正極材料業務的影響,以及新技術&&的産業化推進情況;對於惠城環保,機構調研焦點則集中在20萬噸廢塑料資源化項目的商業化進展,以及公司未來擴産計劃和進度安排;在調研巨力索具時,機構主要圍繞其財務狀況的健康度,以及深海戰略的具體實施計劃展開了深入交流。
從上述被調研個股的市場表現來看,截至10月13日收盤,10月以來累計漲幅超10%的個股共有3隻。其中,漲幅居首的個股是旭光電子,累計上漲24.60%;其次是新光光電,累計漲幅為14.83%;四方達以累計12.94%的漲幅居第三位。此外,累計漲幅逾5%的個股還有廣大特材、威力傳動、奇德新材、巨力索具、ST柯利達。
內需板塊短期佔優
國慶假期前,成長與周期風格階段性走強。節後市場受短期利空因素影響,出現震蕩整理。業內人士&&,儘管市場面臨一定波動,但企業盈利改善的預期依然明確,同時政策層面繼續釋放積極信號,有望對市場形成支撐,短期利空因素對整體運行趨勢的制約相對有限。
華福證券認為,從中期來看,市場結構性機會或更加突出。同時,外部壓力或會讓國內寬鬆政策的&&快於預期,內需板塊值得關注。
從投資策略的角度看,華福證券建議短期內可以加配公用事業、銀行等防禦性板塊。中期內,要密切關注國家重點進行戰略推進的相關前沿科技領域,如核聚變、人工智能、芯片製造、固態電池、海洋經濟,如出現較大回調,是很好的布局機會。還可密切關注反映國家産業發展的相關指數,如科創板50指數、創業板指數等。
華西證券認為,短期內關稅反制、自主可控和穩定類資産或階段性佔優,如紅利、農業、軍工、稀土等板塊。中期來看,科技成長仍是最大的主線。慢牛行情中,資金仍有望重新聚焦景氣成長和未來産業投資。
在國金證券看來,對於中國資産而言,過去的上漲更多的是與海外科技的聯動上漲,當前A股存在指數層面調整的可能,但幅度可控。短期建議從國內政策(“反內卷”)和內需見底的視角出發尋找更多的機會,非銀金融行業將受益於全社會資本回報率見底回升;中期來看,製造業活動修復與投資加速的實物資産仍然是最佔優資産,包括上游資源(銅、鋁、油、金)以及原材料(基礎化工品、鋼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