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9家公司遞表港交所 赴港IPO潮創紀錄-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0/14 10:00:30
來源:中國證券報

269家公司遞表港交所 赴港IPO潮創紀錄

字體: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10月13日,今年以來共有269家公司向港交所遞交IPO招股材料,創歷史新高。從月度數據看,2025年6月是年內遞表數量最多的月份,達到65家。其次是9月份,達到60家。從行業分佈看,2025年以來遞表的公司中,信息技術、醫療保健、工業、可選消費、材料、日常消費佔比較高。2025年以來,83家A股上市公司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超過過去10年總和。

  年度遞表數量創歷史新高

  2015年至2024年,各年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説明書的公司數量分別是:50家、9家、172家、169家、149家、97家、130家、75家、68家、83家。

  分月份看,2025年6月是今年以來遞表數量最多的月份,達到65家。其次是9月份,達到60家。1月至10月各月遞表港交所的公司數量分別為27家、13家、5家、30家、31家、65家、8家、26家、60家和4家。

  10月以來,坦博爾、誠益生物、陽光電源、嵐圖汽車4家上市公司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説明書,引發市場關注。

  從行業分佈看,2025年以來遞表的公司中,信息技術、醫療保健、工業、可選消費、材料、日常消費佔比較高。

  具體來看,今年以來,108家信息技術類上市公司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説明書,佔比達到40.15%;49家醫療保健類上市公司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説明書,佔比達到18.22%;37家工業類上市公司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説明書,佔比達到13.75%;35家可選消費類上市公司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説明書,佔比達到13.01%。此外,材料類和日常消費類各有15家上市公司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説明書,佔比均達到5.58%。

  A股公司遞表數量激增

  從A股上市公司遞表情況看,2025年以來,83家A股上市公司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這一數字已超過過去10年的總和。2015年至2024年,各年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説明書的A股上市公司數量分別是:8家、3家、0家、8家、3家、5家、5家、1家、3家和4家。

  不少A股上市公司在發布籌劃公告後不久,就遞交了招股説明書。

  舉例來看,陽光電源8月25日晚間披露關於籌劃發行H股股票並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的提示性公告。公告顯示,為深化公司全球化戰略布局,提升公司國際化品牌形象,打造公司多元化融資渠道,進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公司擬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H股)股票並申請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公司將充分考慮現有股東的利益和境內外資本市場的情況,在股東會決議有效期內選擇適當的時機和發行窗口完成本次發行並上市。此外,陽光電源於8月25日召開第五屆董事會第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聘請公司發行H股股票並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審計機構的議案》,同意公司聘請容誠(香港)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為本次發行並上市的審計機構。10月5日,陽光電源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説明書。

  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共有11家A股上市公司成功登陸港交所,實現“A+H”模式。其中,8家公司是年內遞表的A股公司。

  以天岳先進為例,公司於2月24日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於7月30日披露聆訊後的招股説明書,此後於8月20日正式登陸港交所。

  上市熱潮有望延續

  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對中國證券報記者&&:“對於赴港上市來説,公司只要滿足上市條件,一般都可以上市,很多IPO不成功不是因為財務等硬體問題,而是公司找不到足夠的投資人。今年以來,港股市場活躍度增加,赴港上市的積極性顯著提高。”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對中國證券報記者&&,2025年出現“赴港上市潮”是政策、市場與企業需求三方共振的結果,短期看熱度仍有延續基礎,但中長期節奏會隨估值、流動性與監管環境變化而波動。在政策鼓勵、制度便利化與全球化需求三重驅動下,本輪赴港上市潮“有基本面也有情緒面”,2025全年及2026上半年預計維持高節奏。但伴隨估值修復到位、美元利率走向不確定以及A股融資環境可能的再平衡,預計2026年下半年港股遞表數量或有所回落。對企業而言,能否抓住當前窗口,充分利用港股市場所提供的融資、國際化與估值重估機遇,將成為未來兩年資本市場競爭的關鍵。

  中央財經大學副教授劉春生對中國證券報記者&&,2025年赴港上市井噴,核心是政策(證監會支持、港交所優化審批)、市場(港股估值修復、資金回流)、企業需求(全球化融資與品牌建設)及機構(基石投資者踴躍)共同推動。未來該趨勢有望延續,理由是港交所將持續優化制度、港股估值仍有空間及企業出海需求增長。但需警惕全球經濟、地緣政治及港股波動等不確定性。

【糾錯】 【責任編輯:王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