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周”裏的經濟故事:火爆的漢服,從景區“設進”高校-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0/08 19:47:53
來源:新華網

“黃金周”裏的經濟故事:火爆的漢服,從景區“設進”高校

字體:

  新華社濟南10月8日電(記者叢佳鑫)節假日裏,身着漢服,衣袂飄飄,穿梭在大街小巷的游客,成為不少人流如織的景區裏獨特的一道風景。提起漢服,就少不了要講山東曹縣的故事。在這裡,每天有超2萬名主播身穿漢服直播帶貨;全國90%的5A景區引入曹縣漢服租賃與體驗服務;每到大型節假日,曹縣漢服工廠幾乎要把縫紉機“踩到冒煙”……

  “今年雙節期間,我們每天都要接待大量顧客,生産車間在持續加單,主要是兒童款漢服特別受歡迎。”曹縣有愛雲倉漢服基地負責人姚馳行告訴記者,雙節期間曹縣漢服銷量可觀,“這段時間忙完,我們還要‘備戰’春節市場,推出更多款式的漢服,讓更多顧客穿着漢服拍照打卡。”

  2023年,曹縣漢服火爆全網,迎來了井噴式發展。時至今日,曹縣依舊用“硬核數據”證明漢服産業熱度不減:2025年1至6月,曹縣漢服銷售額達61.4億元,同比增長10.27%。目前,曹縣擁有漢服生産企業2700多家、網店1.5萬餘個,漢服産業從業者近10萬人。

  曹縣有愛雲倉漢服基地的漢服展廳。新華社發

  一場“漢服熱”,帶動漢服逐漸從曾經的“小眾愛好”成為如今的“大眾穿搭”。但熱鬧背後,曹縣漢服産業也存在低端産能過剩、産品同質化嚴重等問題。爆火之後,曹縣漢服的下一步應該怎麼走?近日,記者探訪曹縣山河錦繡漢服設計館負責人陳龍,聆聽他的“破圈”新思路。

  “帶着設計靈感來到曹縣,從印花、刺繡到成衣製作,上下游企業緊密布局,不出一天就能讓腦海中的衣服穿在身上。”2024年剛來到曹縣時,完備的漢服産業集群讓陳龍眼前一亮。他隨即收購了一整條漢服生産線,讓自己的奇思妙想落地,還帶領團隊不斷在創新上下功夫:“我們嘗試將導電絲織入漢服面料,讓衣服不起靜電;在傳統形制基礎上增加口袋,方便買家穿漢服出行。”

  陳龍(右一)在指導學生設計高校聯名款馬面裙。新華社發

  深入了解行業後,陳龍發現了比市場“內卷”更嚴重的問題——人才短缺。“目前高校服裝設計專業多以西方設計體系為核心,中式服裝設計與研究的課程,多集中在碩士階段。基礎的‘斷層’,導致中式服裝設計難以跟上産業發展步伐。”陳龍説。

  帶着這樣的思考,陳龍開始着力聚焦校企合作,嘗試為曹縣漢服産業打開發展新路徑。

  “我們將校徽與牡丹花結合作為服裝的底紋,挑選校花等學校的代表性元素作為主體圖案。雲肩設計為上、中、下三層,象徵着層層遞進的學習順序。”陳龍一邊指導學生設計高校聯名款馬面裙,一邊告訴記者,工作室已經與10余所高校達成合作,鼓勵更多學生在畢業季穿上漢服。

  在曹縣山河錦繡漢服設計館實習的學生。新華社發

  陳龍告訴記者,除了製作聯名款漢服,他還通過校外實習等方式,吸引了不少服裝設計專業的高校學生來到他的工作室實習。在這裡,學生不僅要鍛煉設計技能,還要深入接觸漢服生産的每一個環節,學會與生産企業、設計團隊溝通,讓自己的設計落地,並做好未來的職業規劃。

  “在山河錦繡協助工作時,我親眼見證了高校聯名款漢服從設計稿走向成品的整個過程,突破了‘只懂畫圖’的局限。”北京服裝學院碩士研究生楊雯清欣喜地説,“未來,我將深耕漢服設計這個領域,結合學校和企業雙方的優勢,做出更多優秀的作品。”

  “網絡流量固然重要,但我希望跳出‘流量依賴’,深耕漢服文化、培育行業人才,讓曹縣漢服從‘一時爆火’走向‘長久繁榮’。”陳龍説,他期待更多學生畢業後來到曹縣從事漢服相關工作,讓教育成果反哺産業發展。

【糾錯】 【責任編輯:薛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