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開展“組團式援邊行動”3年來,有力推動了當地教育、醫療、産業發展,促進了邊境地區的繁榮穩定。今年,新一輪432名幹部人才接過援邊“接力棒”,開始新一輪的援邊工作。
援邊醫生在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鄉進行義診。新華社記者 梁書斌 攝
2022年,黑龍江開展了“組團式援邊行動”,根據18個邊境縣(市、區)需求,派出包括黨政幹部和教育、醫療、産業等專業技術人才在內的多支工作隊。首輪共選派360名幹部人才,幫扶時間3年,期滿後壓茬進行輪換,確保工作的穩定性和連續性。
在同江市人民醫院,援邊醫生3年做了700多例白內障手術,相鄰的富錦市、撫遠市的患者都慕名而來。“這些專家都是根據需求選派的優秀人才,幫助我們提高了醫療水平。”同江市人民醫院黨總支副書記惠龍説。
在第一批援邊團隊援邊期間,綏芬河市第一中學就和哈爾濱市第一一三中學成立了“教育共同體”。借助援邊的契機,兩校多次開展課堂直播、現場評課、網上共上一節課等活動。“通過兩個學校的交往,助力本地教師成長,等於培養了一個帶不走的援邊團隊。”綏芬河市第一中學校長朱忠德説。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護理部幹事、援邊團隊帶頭人崔丹介紹,他們從今年7月開始援邊。援邊醫生每週一到周五上午固定出診,定期下鄉義診,爭取實現人口多的村屯和農場全覆蓋。
據介紹,他們在當地開展教學活動,與當地醫生進行疑難病例討論,對重點科室進行提升,培養當地的人才。“將來我們走了,把技術能留下來,讓當地也能開展一些以前不能開展的醫療項目。”崔丹説。
“以援邊工作隊為紐帶,推動派出單位與受援地學校、醫院開展長期交流合作,形成更加常態長效的援助機制。”黑龍江省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説。(記者梁書斌)
【糾錯】 【責任編輯: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