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家銀行剛剛披露的2025年半年報更新了大模型建設進展。記者梳理發現,上半年銀行業AI大模型落地呈現“加速跑”態勢,不僅實現應用場景快速拓展,更在風險管理場景中不斷突破創新。
隨着數智化轉型的深入,科技支撐能力已成為銀行夯實業務發展、布局未來戰略的核心基石,多家機構紛紛加碼技術投入。一些銀行已開始謀劃未來三至五年的數智化發展藍圖。
拓寬應用場景邊界
半年報顯示,以國有大行為代表的商業銀行都在加快人工智能應用落地,快速拓展應用場景邊界。
工商銀行曾在2024年年報中披露,建成企業級千億金融大模型技術體系“工銀智涌”,賦能20余個主要業務領域、200余個場景。2025年半年報顯示,該行開展“領航AI+”行動,在個人金融、金融市場、對公信貸等重點業務領域新增AI財富助理、投研智能助手等100余個應用場景。
郵儲銀行“郵智”大模型適配吸收多款主流大模型,開展了230余項大模型場景建設。“郵你同贏”同業生態&&接入票據業務交易機器人“郵小盈”,實現全品種票據的全流程智能化管控;投行業務交易機器人“郵小寶”,實現債券包銷交易的智能詢價應答,詢價交易效率提升95%以上;“智能審貸助手”每天支持三農、信用卡等信審場景超3萬筆業務,對十余種圖像進行有效識別、提取以及分類,審貸效率進一步提升。
北京銀行貫徹“All in AI”理念,建成“1213”AI體系,即一體化算力底座、兩大模型開發運營&&、一百餘項AI能力、三百餘項AI應用場景,實現模型、算力、需求和能力的統籌管理。研發上線“小京財智”、chatBI等一批AI工具。
“零售業務是最適合AI探索和應用的場景。”招商銀行副行長王穎在業績説明會上&&,招商銀行的AI建設和應用主要聚焦於“AI小招”和“AI小助”,當前這些應用都已取得一定成效。目前,“AI小招”每月服務客戶超過2000萬,“AI小助”已覆蓋全行所有崗位。
記者注意到,銀行業大模型應用正在從效率提升工具向價值創造引擎演進。“隨着大模型等AI技術在銀行各個領域應用持續加快,我們認識到‘人工智能+’將是對行業、對企業自內而外的煥新契機。”郵儲銀行副行長、首席信息官牛新莊&&。
探索智能風險管理
半年報披露的信息顯示,銀行業AI大模型在風險管理領域的探索,目前主要集中在風險排查預警、反欺詐、反洗錢等場景。
“我們堅持數智賦能,深化AI大模型等新技術在風控領域的應用,持續提高智能化風控水平。企業級智能風控&&已應用於全部境內分行、130多個風控決策場景,實現商品、外匯、債券、貨幣、股票五大市場風險智能化排查預警。”工商銀行副行長王景武在業績説明會上&&,該行推出業內首個信貸AI智能體矩陣“智貸通”,實現智能化信息捕捉、風險分析等功能。開發信貸評審AI數字助手“工小審”,實現制度、數據的快速分析與觸達。優化“融安e防”信用風險監控系統,豐富統計監測內容,完善用數賦能工具。拓展衛星遙感監控覆蓋場景,種植、林地等農業領域應用場景更加豐富。
浙商銀行在半年報中披露,該行迭代升級大數據風控、數智反洗錢等企業級風險管理&&,建成“大模型+小模型”雙引擎驅動的數智化大監督體系,重點健全優化通用及特色場景的大數據風控模型,報告期內,新增120余個業務風險模型,全面覆蓋零售、供應鏈、小微企業、信用卡等業務條線。
在欺詐風險防控方面,郵儲銀行依託大數據&&底座及數據中&能力,融合AI與實時流計算,構建全鏈條反欺詐模型體系。2025年上半年,累計保護潛在受害賬戶逾10萬戶,防止客戶資金損失超8億元。在反洗錢方面,該行每日加工約1.27億筆交易流水數據,構建近百個可疑預警模型,積極運用知識圖譜、大模型等先進技術,建立起以圖智能為核心的新型反洗錢可疑交易監測報告體系,實現可疑分析報告自動化生成,有效呈現團夥洗錢證據鏈,助力人工甄別效率提升30%。
興業銀行也聚焦反洗錢、反欺詐等重點領域,夯實數字安保防線。半年報顯示,2025年上半年該行攔截涉詐資金5.04億元,保護潛在受害者交易資金8.03億元。
有業內人士指出,AI大模型在風險管理領域的應用尚處於探索階段,未來需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逐步發揮AI大模型在風險識別前瞻性、風險評估精度、風險監測速度、風險管理廣度等方面的價值。
謀劃未來新藍圖
隨着數智化轉型步入下半場,各家銀行均着力提升科技支撐能力,為未來戰略布局築牢根基。
中國銀行持續推進技術架構轉型,雲&&服務器總量達4萬台。持續升級基礎技術&&,截至2025年6月底,分佈式技術&&已對接352個應用,前端技術&&推廣至186個應用,大數據技術&&推廣至174個應用。
浦發銀行建成算力、算法、&&、知識四位一體的企業級數智基座。截至2025年6月底,已構建千卡算力,在股份制商業銀行中率先實現“全棧國産化算力&&+開源大模型”的金融應用,形成大小模型協同的“浦銀智啟”模型服務矩陣,同時搭建多維度大模型評測體系,初步構建千萬級企業知識庫。分佈式架構體系基本成型,零售分佈式核心於2025年5月順利實現對客服務不停機的平穩投産,為業務快速發展提供有效支撐。構建“一雲多芯”的金融雲建設全景藍圖,形成兩地多中心部署架構,&&雲主機規模達3.5萬餘&,容器規模達27.5萬餘個。
招商銀行持續夯實“雲+AI+中&”科技底座,建立完整的大模型技術能力,全面推動大模型應用落地。雲&&優化升級,圍繞夯實可用性、提升資源效能,持續完善招行雲,2025年上半年,雲的總體可用性超過99.999%。技術中&&面,聚焦打造行業領先的技術支撐能力,持續提升組件規模和質量,截至2025年6月底,累計發布組件6314個。此外,該行AI建設與應用全面推進,在技術體系層面,構建業界領先的智算基礎設施,通過底層技術創新持續提升模型性能和算力效能,打造使用門檻低、集成速度快的企業級AI中&,支持全行大模型應用全面推廣。
與此同時,立足於行業變革趨勢與自身發展實際,多家銀行已着手謀劃未來三至五年的發展藍圖。
興業銀行也成立“人工智能+”行動領導小組與工作組,發布《“人工智能+”行動方案(2025—2027年)》,全面開展“人工智能+”行動。牛新莊透露,郵儲銀行已啟動“十五五”IT規劃編制,將謀劃布局科技發展藍圖,推動科技能力再上新&階,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和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