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A股市場投資生態的演進與居民資産配置結構的變遷,ETF賽道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今年以來,資金持續流入各類ETF産品,推動整體規模顯著攀升。與此同時,公募基金也加速構建ETF産品矩陣,不斷豐富産品供給。
展望未來,多家公募基金表示,在資産再配置需求推動和機構資金持續入場的雙重助力下,ETF市場仍具備廣闊增長空間與多元化發展路徑,並將成為資管行業規模擴容的重要引擎。
資金流入驅動ETF規模持續增長
今年以來,隨着資金持續流入,多只寬基和細分賽道ETF的規模呈現大幅增長。
Choice數據顯示,截至9月5日,富國港股通互聯網ETF的規模為786億元,相較於去年底的221.9億元增長564.1億元。此外,華夏滬深300 ETF和華泰柏瑞滬深300 ETF增長均超500億元;易方達滬深300 ETF、嘉實滬深300 ETF、華安黃金ETF、工銀瑞信港股通科技30 ETF、匯添富港股通創新藥ETF等增長均超200億元;鵬華化工ETF、易方達人工智能ETF、華夏機器人ETF等增長均超100億元。
公募基金對ETF的布局熱情持續高漲。據統計,當前市場上還有華安創業板人工智能ETF、銀華創業板綜ETF、南方港股通創新藥ETF、富國科創200 ETF、華寶農牧漁ETF、國泰香港汽車ETF等多只ETF正在發行,涉及寬基、港股、行業等品種。
華泰柏瑞基金指數投資部相關人士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採訪時&&,雖然目前A股ETF産品布局已較為充分,但仍存在拓展空間:首先,在科技進步和産業變革的過程中,可能不斷形成全新的行業或者主題ETF的布局機會;其次,隨着新興市場在全球經濟結構中佔比提升,其未來有望成為ETF産品的重點布局方向;最後,部分優質賽道雖已有對應ETF産品,但在規模、流動性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間。
積極構建産品矩陣
站在當前時點,多家公募基金均&&,正在積極完善産品線布局、拓展創新領域,以把握市場機遇並滿足投資者多元化的配置需求。
“我們正着力進一步豐富自身的産品矩陣,推動更多産品落地。相關特色産品布局主要圍繞細分板塊展開,例如在醫療領域布局了醫療器械ETF和港股醫療ETF。”永贏基金指數與量化投資部總經理蔡路平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採訪時稱。
他&&,在科技與軍工融合方向,永贏基金提出了“空天地海”的理念:“空”指商業航天與衛星;“天”涵蓋低空經濟與通用航空;“地”包括人形機器人;“海”則涉及海洋科技。
國泰基金總經理助理、量化投資部總監梁杏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採訪時&&,公司重視寬基領域的布局,去年已集中資源打造國泰中證A500 ETF這一核心寬基産品,但由於寬基ETF對資源的要求和消耗極大,後續在其他寬基産品的布局上會謹慎挑選精品。同時,持續深耕行業主題ETF,以及補充港股産品線。
“此外,在策略類ETF方面,我們今年推出全市場首個現金流因子ETF,未來會聚焦‘長期有效,易被接受’這一策略因子的探索。我們希望涵蓋寬基、科技、周期等多個領域,推出豐富的投資策略,從而滿足不同風險偏好的投資者需求。”梁杏稱。
ETF市場仍存廣闊發展空間
展望後市,多家機構對ETF市場的發展前景保持樂觀。
蔡路平認為,若A股市場能逐步由過去的寬幅震蕩轉向穩健上行格局,將有助於引導資金從短期的交易型行為逐漸轉向中長期的配置型行為。這一轉變不僅有利於提升寬基ETF的配置需求,也將為策略型産品帶來更多發展機遇。
“在居民資産再配置的宏觀背景下,結合各類機構資金持續流入的態勢,以及當前市場存量與潛在增量之間存在的巨大空間,包括ETF在內的權益市場資金面整體呈現積極和樂觀的態勢。預計整個資産管理行業的規模有望持續擴大,迎來新一輪增長。”蔡路平稱。
華泰柏瑞基金指數投資部相關人士認為,從資金流入的角度評估,ETF未來增量可能主要來自三方面:
一是港股ETF,港股與A股互聯互通日益緊密,已成為配置中國資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港股ETF有望成為資金布局港股市場的重要工具。
二是行業主題ETF。當前多個領域呈現齊頭並進、事件驅動頻發但不確定性仍存的特徵,導致行業快速輪動,主題類ETF或更適應這類脈衝式結構性行情。當然,隨着經濟穩步復蘇和大盤價值風格回暖,寬基ETF也可能重新回歸投資者的視野。
三是債券ETF。第二批科創債ETF的推出體現了管理人在産品供給端的積極布局,若未來底層資産能夠進一步擴容,債券ETF仍具備顯著的發展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