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增長擴內需 財政貨幣政策協同性將繼續增強-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08 08:55:30
來源:中國證券報

穩增長擴內需 財政貨幣政策協同性將繼續增強

字體:

央行國債買賣操作自今年1月起暫停以來,近期市場對於重啟買賣操作的預期正逐步升溫。財政部與中國人民銀行聯合工作組日前召開第二次組長會議,就政府債券發行管理、央行國債買賣操作等議題進行了深入研討。

  專家&&,上述情況可能意味着今年年底前央行重啟國債買賣的概率在增加,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將更好地進行協調配合,在保持市場流動性充裕、穩定金融市場運行等方面更加積極,助力經濟回升向好。

  政策協同取得良好效果

  自去年財政部與央行建立聯合工作組以來,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正在加強協調配合,央行開展國債買賣操作正是這方面的重要體現。

  自2024年8月起,為加大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央行在當年8月至12月每月分別凈買入債券面值1000億元、2000億元、2000億元、2000億元、3000億元,累計凈買入10000億元。

  同樣也在當年10月,財政部與央行聯合工作組召開首次正式會議,雙方一致認為央行國債買賣是豐富貨幣政策工具箱、加強流動性管理的重要手段。央行此前&&,央行買賣國債主要定位於基礎貨幣投放和流動性管理,既可買入也可賣出,並通過與其他工具靈活搭配,提升短中長期流動性管理的科學性和精準性。

  光大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張旭&&,央行開展國債買賣操作,折射出貨幣政策逆周期調控力度進一步加大,着力擴大內需、提振信心,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除此之外,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協調配合,還體現在央行綜合運用多種工具加大流動性投放力度、護航政府債券發行方面。

  “今年政府債券發行規模擴大、節奏加快,各月基本都處在發行高峰階段。今年以來,央行適時降息降準,持續開展中期借貸便利(MLF)和買斷式逆回購加量續做,保持市場流動性處於充裕狀態,為政府債券發行提供了有利的貨幣金融環境。”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説。

  重啟已具備較適宜市場環境

  隨着央行國債買賣操作在財政部與央行聯合工作組第二次組長會議上被深入探討,市場對今年年底前央行重啟國債買賣的預期正在升溫。

  此前央行公告稱,決定2025年1月起暫停開展公開市場國債買入操作,後續將視國債市場供求狀況擇機恢復。對於暫停的原因,央行提及“近期政府債券市場持續供不應求”。

  從當前的債券市場運行情況看,王青認為,考慮到近期10年期國債收益率已升至1.8%附近,期限利差走闊,加之後期穩增長政策有望適度發力等因素,今年四季度央行有可能恢復國債買賣,結合降準向銀行體系注入長期流動性。“這既有助於推動我國債券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也能引導金融機構在今年年底前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強化逆周期調節力度,順利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他説。

  “在不同的市場格局中,央行相同的凈買入量對於國債收益率的影響是不同的。”張旭舉例分析,去年12月債券市場處於“牛市思維”,因此央行較小的凈買入量可對利率産生較大影響。從近期的情況看,8月末10年期國債收益率較6月末上行了約20個基點。在這樣的市場格局中,央行買入國債對於債券收益率的下行壓力會明顯弱於去年12月。因此,對於重啟國債買賣而言,此時已具備較為適宜的市場環境。

  此外,張旭預計,今後若干年內政府債券的供給規模有望進一步提高,國債買賣工具可以發揮流動性管理的作用,央行也將在發債規模、結構、節奏等方面與財政部門加強協調,為政府債券的發行營造適宜的環境。

  多方協同發揮合力

  專家&&,從當前的宏觀環境看,未來一段時間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將同向發力,充分釋放協同效應。這是有關部門在現階段穩定宏觀經濟運行、持續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的一個重要發力點。

  除央行國債買賣操作外,財政部與央行聯合工作組第二次組長會議還就金融市場運行、政府債券發行管理和完善離岸人民幣國債發行機制等議題進行了深入研討。

  “與去年財政部與央行聯合工作組召開的首次組長會議相比,第二次組長會議關注更廣泛的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協調配合議題,為應對當前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提供有力保障。”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説。

  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協同性有望進一步增強。財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孫彬彬&&,從金融市場運行、政府債券發行管理和完善離岸人民幣國債發行機制等議題看,後續債券發行結構、發行節奏或進一步優化,央行流動性投放節奏也將與債券發行節奏更加一致,以保持債券市場穩定運行。

  “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更好地協調配合,有助於穩定經濟增長,提振內需。預計在保持市場流動性充裕、穩定金融市場運行、央行國債買賣和離岸人民幣國債發行等方面,財政貨幣政策的協調配合將更加積極。”明明説。

【糾錯】 【責任編輯:柴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