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艙容“姊妹船”同日突破 我國自研兩艘亞洲超大型耙吸挖泥船成功下水-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8/26 23:17:48
來源:新華社

同艙容“姊妹船”同日突破 我國自研兩艘亞洲超大型耙吸挖泥船成功下水

字體:

  記者8月26日從中交天津航道局獲悉,該公司旗下由我國自主設計、研發、建造的3.5萬立方米艙容等級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輪下水。同期下水的還有同等艙容、歸屬中交廣州航道局的“浚廣”輪。此次兩艘耙吸挖泥船同時取得突破,標誌着我國在大型疏浚裝備領域取得國際領先地位。

  “通浚”輪和“浚廣”輪兩船26日均已下水。(中交天航局供圖)

  兩艘耙吸挖泥船均由中交疏浚統籌,分別由中交天航局、廣航局投資並主導設計建造,中交疏浚技術裝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設計建造總承包和開發智能疏浚系統,聯合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具體承擔船舶設計,上海振華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負責建造。

  兩船設計長度198米、型寬38.5米、型深18米,最大可挖深120米,最大艙容達3.5萬立方米。

  “通浚”輪和“浚廣”輪具有智慧、高效、全能、環保的特性。其中,智能作業模式涵蓋“挖-運-吹”全鏈條,具備“強破土、大挖深、遠運距、長吹距”等性能。未來可廣泛適用於港口航道疏浚、深遠海取砂、吹填造陸、深海採礦、管溝開挖回填、碎石基床及深海管道鋪設等施工作業場景。

  兩船在建造期間創新採用“數字化船塢+模塊化建造”,建造效率提升約20%,它們可在八級風浪條件下作業。搭配自主研發的“一鍵疏浚”和“浚駕合一”智能疏浚控制系統,一名船員便可完成所有航行和施工任務,實現疏浚作業的全自動控制。正常施工環境下,船舶可在90分鐘內將泥艙全部填滿。

  26日下水的“通浚”輪。(中交天航局供圖)

  中交疏浚相關負責人&&,兩船未來投産後,將加快提升中國疏浚船隊的系列化、專業化與國際化水平,助推中國從疏浚大國向疏浚強國邁進。(記者毛振華、梁姊)

【糾錯】 【責任編輯:徐海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