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冬,八路軍在太行山北部黃土嶺地區一舉擊斃日軍中將阿部規秀的捷報,傳遍中華大地。這場戰鬥譜寫的英雄壯歌,至今仍在山河間迴響。

1939年11月,日軍精銳獨立混成旅中將阿部規秀率部對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發動冬季“大掃蕩”,妄圖消滅我敵後抗日力量。八路軍晉察冀軍區部隊依託雁宿崖、黃土嶺一帶溝壑縱橫的險要地勢設下埋伏,對日軍展開猛烈圍攻。

11月7日,當阿部規秀率指揮部進入黃土嶺山間的一座小院,與副官商討軍情時,八路軍炮兵連發射的炮彈精準落在院中,爆炸産生的彈片擊中阿部規秀的腹部和腿部,致其重傷,不久後即斃命。

阿部規秀是八路軍在抗日戰場上擊斃的日軍最高將領。此役在國內引起強烈反響,各團體組織紛紛向八路總部及晉察冀軍區發來賀電,而日本各大報刊則紛紛哀嘆“‘名將之花’凋謝在太行山上”。

黃土嶺戰役是八路軍依託有利地形,在敵後開展運動戰的成功典型,也是繼平型關大捷後八路軍對日作戰的又一次重大勝利,極大振奮和鼓舞了中國軍民的抗日信心。

作者:曲瀾娟、尹霄飛
包裝:吳欣語
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
【糾錯】 【責任編輯:薛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