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蘭州8月9日電(記者任延昕、王博)“我活了80多歲,從沒見過這麼大的雨。巨大的石頭從河道裏衝下來。我在屋裏直直地坐了一夜,都不敢閉眼。”倚坐在安置賓館的床上,84歲的老人郝秀英不禁回憶起遭遇山洪的那一夜。
郝秀英説,家中房屋地勢高、離河道遠,洪災未造成房屋損毀,但家門口的道路全被衝垮了。
8月7日至8日,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等地遭遇連續強降雨,引發山洪災害。截至9日12時,山洪災害已造成13人遇難,30人失聯。
災情發生後,當地千方百計搜救失聯人員,轉移安置受災群眾,盡快搶修交通、電力、通信等基礎設施,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産損失。目前,災後應急救援工作仍在緊張進行中。當地通過多種方式累計轉移安置群眾近萬人。
8月9日,在榆中縣第三中學安置點醫療點,醫護人員為受災人員量血壓。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災情牽動人心。安置點的物資保障如何?受災群眾能否安心入住?8日晚,記者前往設在蘭州市七里河區一家賓館內的受災群眾安置點,了解受災群眾的生活狀況。
22時許,受災群眾入住賓館完畢。記者看到,每間房內都配有可供淋浴的獨立衞生間,被褥乾淨整潔。桌上擺放着盒飯、方便麵、純凈水等物資。

8月9日,在榆中縣第三中學安置點,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在搬運物資。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我們二社(第二村民小組)還好,人大多沒事。一社(第一村民小組)的房子地勢低,好多都毀壞了。”18歲的張金謨是汛情發生時留在村裏為數不多的年輕人,他拿出手機向記者展示了8日清晨拍攝於家門口的景象,大小碎石填滿了河道。
“7日下午4點接到降雨預警後,我們全體幹部立即分組行動,挨家挨戶提醒村民防範雨情,並勸離周邊露營游客。”榆中縣馬坡鄉窯溝村黨支部書記張克福告訴記者,在他們的勸導下,露營區游客被及時疏散。次日,張克福被委派協助受災較重的舊莊溝村開展受災群眾轉移安置工作。
記者見到張克福時,他已連續工作30多個小時,眼底佈滿血絲,沾滿淤泥的褲子還沒來得及更換,正在安置點賓館逐戶走訪了解需求。
據張克福介紹,舊莊溝村共有村民千餘人,其中第一、第二兩個村民小組受災嚴重。目前受災群眾均已被妥善安置到七里河區的三處賓館安置點。
8月9日,甘肅省森林消防總隊消防員在榆中縣馬坡鄉舊莊溝村利用搜救犬搜救。新華社發(甘肅省森林消防總隊供圖)
7日當晚,郝秀英獨自在家,兒子兒媳在外務工。8日上午,救援人員將她從家中背了出來。郝秀英的兒媳、53歲的高翠霞也趕回村裏,陪同婆婆轉移至安置賓館,“在這兒住下以後,終於能睡個踏實覺了”。
蘭州市七里河區委書記胡真介紹,七里河區共設三處賓館安置點,累計安置受災群眾161人。各安置點提供拖鞋、洗漱用品、飲用水、方便食品等物資,並配備醫護人員和工作專班,全力保障轉移群眾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