鍥而不捨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遼寧瀋陽:大數據監督模型破解招投標亂象-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7/04 18:41:03
來源:新華網

鍥而不捨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遼寧瀋陽:大數據監督模型破解招投標亂象

字體:

  新華社瀋陽7月4日電 題:遼寧瀋陽:大數據監督模型破解招投標亂象

  新華社記者於也童

  建立“標王”大數據監督模型,揪出中標率畸高的可疑對象;針對“白手套”代理機構問題,建立“代理機構合規性審查問題”監督模型;建立“蘿蔔標問題”監督模型,對下載企業多、投標企業少情況進行預警……

  記者近日在遼寧省瀋陽市紀委監委採訪發現,瀋陽用大數據手段強化日常監督、專項監督,增強大數據監督發現問題、線索轉化能力,搭建起招投標領域的大數據監管“防火墻”。

  招投標亂象背後的腐敗問題查證難、防範難、定性難。去年以來,瀋陽市大力開展老舊小區集中改造,本是惠民工程,但改造過程中,一些招投標亂象引起了紀檢部門的注意。

  “我們通過‘標王’等監督模型,對涉及老舊小區改造工程領域招投標數據進行比對。”瀋陽市皇姑區紀委監委第六紀檢監察室副主任張昊説,工作人員發現個別企業中標項目數量明顯偏多後,繼續用“公職人員及其近親屬違規參與招投標項目”監督模型比對。隨後,多個疑點浮出水面。

  辦案人員隨即結合信訪舉報進一步調查,很快發現負責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等工作的靳某某,存在通過提前敲定意向中標人、勸退潛在投標人等方式,幫助張某某及其他特定關係人中標相關工程項目,從中收取或約定收取好處費的違規違紀情況。

  5月21日,瀋陽市紀委監委工作人員運用大數據手段開展監督工作。新華社發(受訪者供圖,陳俊屹攝)

  “如果沒有大數據監督,我們收到相關信訪舉報後,要調取大量銀行交易流水等信息,靠人工反復比對,周期長、效率低。”在瀋陽市皇姑區紀委常委、監委委員苑海看來,大數據“加持”讓線索挖掘準確率更高、穿透性更強。

  “這起案件也暴露出涉案單位日常監管不到位,導致個別人利用職務便利,干預工程招標並收取好處費的問題。”苑海説,“我們第一時間制發監察建議書,指出房産系統老舊小區改造工程招標審批工作中,存在的程序不規範、審批程序不透明等問題,推動主責部門推進問題整改,完善配套制度,規範業務工作流程,強化行業監管力度。”

  針對圍標串標、暗中陪標、明招暗定等問題,瀋陽市紀委監委利用數據指向性強、要素齊全、獨立完整等特點,實現全口徑、全覆蓋反映招投標業務全流程,全程用大數據賦能專項整治。

  記者了解到,瀋陽市紀委監委一方面協調有關部門獲取1518萬條建設工程項目數據、政府採購項目數據、水利和交通等招投標項目數據等;另一方面,聚焦招標、投標、代理、評標等主體,在原有11個模型基礎上,建立“圍標掮客問題”“為特定項目而生問題”等43個監督模型、53個比對規則。

  5月21日,瀋陽市紀委監委工作人員運用大數據手段開展監督工作。新華社發(受訪者供圖,陳俊屹攝)

  今年以來,瀋陽市紀委監委還開展“AI管招投標”探索,推動主責部門以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為試點,設置數百種算法,將監督模型和AI技術相結合,着力破解人為因素“控標”問題,市場活躍度顯著提升。

  

【糾錯】 【責任編輯:成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