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在人工智能(AI)領域的突破正在推動外資持續涌入中國資産。北京時間2月18日中午,馬斯克旗下xAI公司推出名為DeepSearch的Grok-3智能搜索引擎,讓這場全球AI競賽再度升溫。
機構數據顯示,過去一個月,全球對衝基金以數月來最快的速度涌入中國資産。中金公司研報認為,春節假期之後的這輪中國市場上漲行情中,海外對衝基金等交易型資金流入,並且可能已成為部分市場的階段性主力。同時,海外被動投資資金流入A股和港股市場的速度也明顯加快。
2月18日,貝萊德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宋宇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近期外資對中國市場的態度有所轉變,部分外資機構開始看好中國市場,其中一個原因是政府對民營企業的支持政策。外資的積極態度有助於提升國內企業的信心,正循環效應初步形成。
海外資金持續流入
2月18日,港股互聯網科技板塊延續強勢,小米集團股價再創新高,收盤漲幅高達7.2%。同時,博時中證港股通互聯網ETF等多只相關基金在盤中一度漲超3%。
春節假期之後,A股和港股市場表現強勁,哪些資金是本輪上漲的主力軍?
中金公司2月15日發布的觀點認為,通過與不同客戶交流得到的反饋,對衝基金等交易型資金流入中國市場,甚至可能是階段性的市場主力,同時,海外被動ETF資金流入明顯加速。
相關數據顯示,2月6日-2月12日,A股獲被動資金流入4.3億美元,前一週獲被動資金流入1.3億美元。同期,港股和ADR獲海外資金流入2.8億美元,其中被動資金凈流入從前一週的2.5億美元增至5.4億美元,實現翻倍。
摩根資産管理資深基金經理郭晨認為,目前A股和港股均具備估值吸引力,港股是國內經濟變化高彈性標的,也是海外資金增配中國資産的重點目標。
中金公司提示,相比作為主力的長線外資,被動和交易型資金的優點是比較靈活,缺點是比較具有投機性而非長期持有型。正是由於這一特徵,這兩類資金也是每次市場快速反彈初期的主力軍,而長線外資往往反應較為滯後。
中金公司研報還&&,從全球資金面來看,近期印度市場流出加速。2月6日至2月12日,印度市場主動外資凈流出擴大至4.3億美元,前一週凈流出3.7億美元。
從機構調倉來看,不少流出印度市場的資金流入了中國市場。資料顯示,瀚亞投資、英仕曼集團等外資機構近期提高了中國股票倉位,同時降低印度股票倉位。
多只中國股票ETF規模大增
從海外上市的中國股票ETF的資金規模來看,2025開年以來,多只産品規模較去年底實現了顯著增長。
富途數據顯示,截至2月14日,3倍做多富時中國ETF-Direxion資産規模增至21.98億美元,不僅比2024年底增加逾6億美元,還超過了去年10月底的資産規模,創下新紀錄。
此外,截至2月14日,中國海外互聯網ETF-KraneShares規模為78.04億美元,較2024年底增加23.9億美元;中國大盤股ETF-iShares資産規模為79.48億美元,較去年底增加6.81億美元;2倍做多中國互聯網股票ETF- Direxion資産規模也升至4.28億美元,較去年底3億美元的規模增長超40%。
伴隨中國資産持續表現強勁,外資不斷更新看多觀點。
2月17日,高盛將MSCI中國指數的12個月目標位調高,將滬深300指數12個月目標位從4600點提高到4700點。英仕曼集團多策略股票主管愛德華·科爾在2月14日大膽預測,中國股市有望成為今年表現最佳的市場之一。理由是目前中國股票估值處於歷史低位,加之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創新潛力被低估,這兩大因素有望推動中國股市迎來反彈。目前,資金高度集中在美國市場,如果開始看到資金流出美國市場的跡象,中國股市可能迎來一輪新的上漲行情。
價值重估之路還有很長
市場人士普遍認為,DeepSeek橫空出世引發了中國科技資産的價值重估。當前,投資者更加關心的是,這輪上漲周期會持續多久?
宋宇2月18日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中國企業價值重估的持續時間取決於政策的落地效果。政策支持的持續時間越長、幅度越大,資産重估的進程延續的時間就會越長、重估程度就會越徹底。
在摩根資産管理中國高級基金經理楊景喻看來,近期成為市場焦點的DeepSeek,並不是“橫空出世”的應用,研發期間進行了無數的探索、創新。未來更多的科技創新成果或持續涌現,中國科技型企業的價值重估之路還有很長。
摩根大通分析師Alex Yao團隊認為,目前由AI驅動的這一波中資科技股漲勢不僅是曇花一現。根據美國市場的交易經驗,在市場反應積極和多家公司踴躍參與的前提下,科技層面顛覆性發展所帶來的估值重估可能持續很長時間。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四季度,中資科技龍頭阿里巴巴獲多家國際知名投資機構大幅增持,具體包括摩根士丹利、挪威主權基金、“華爾街抄底王”大衛·泰珀管理的阿帕盧薩(Appaloosa)對衝基金、量化投資鼻祖文藝復興科技公司等。市場人士&&,這是國際投資者態度轉變的重要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