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秦始皇兵馬俑考古發掘50周年。50年前,沉睡2000多年的秦始皇地下軍團——兵馬俑,一經發現就震驚了世界。栩栩如生的陶俑、氣勢磅礡的軍陣,無不見證着中華文明的宏闊、燦爛歷史的悠長。目前,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正在舉辦“千古一帝的地下王國——秦始皇陵考古發現展”。展覽通過230件(組)文物精品全方位、多角度呈現秦始皇陵的面貌、內涵和價值。今天的節目,我們一起走進兵馬俑,探秘秦始皇的“地下王國”。
秦始皇帝陵兵馬俑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1974年,在西安臨潼,當地農民楊志發等人在打井時發現一些陶俑碎片,這些陶俑就是後來震驚世界的秦兵馬俑。歷經半個世紀的探尋與追問,秦始皇帝陵及兵馬俑坑考古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秦兵馬俑一號坑、二號坑、三號坑的總面積達到2萬多平方米,埋藏着約8000件陶俑、陶馬,以及數以萬計的銅鏃等兵器。
秦始皇陵發掘出土的珍貴水禽,包括青銅雁、青銅鶴、青銅天鵝等。
此次“千古一帝的地下王國——秦始皇陵考古發現展” 以秦始皇陵考古發掘成果為基礎,分為秦始皇帝、麗山為陵、宮觀百官、地下軍團等八個單元,展出的諸多精品文物中,麗山園銅鍾是第一件證實文獻上秦始皇帝陵園原名為“麗山園”的實物證據;石胄及石鎧甲對研究防護裝備發展具有重要科學價值;錯金銀樂府鐘原刻有“樂府”二字,證明了樂府最早設立於秦代;出土於百戲俑坑的青銅大鼎體型碩大,花紋繁複,被稱為秦陵第一鼎。
1980年,在秦始皇陵車馬坑中出土了兩乘大型彩繪銅車馬,經過近8年修復,它們終於重現了始皇鑾駕的風采。秦陵銅車馬結構完整、裝飾華麗,雕塑精美,鑄造工藝精湛,被譽為“青銅之冠”。
截至目前,秦始皇帝陵區發現的各類陪葬坑已經達到180余處。一系列考古成果,勾勒出兩千多年前古代中國的磅礡畫卷。
近年來,文物工作者運用現代科學技術,不斷攻克秦始皇帝陵出土的兵馬俑等珍貴文物在考古發掘、保護修復中的道道“難題”。近期,兵馬俑一號坑搭建的現場應急保護實驗艙、二號坑建設的考古現場發掘與保護&&相繼投入使用。珍貴文物實現了從發掘現場“一步到位”進入實驗室,同步進行保護、修復與研究。同時,圖像數字虛擬技術、增強現實技術等新技術,也讓這裡珍貴又脆弱的文物正以數字模型或複製品的形式呈現給觀眾。
半個世紀以來,作為展現中華文化多彩魅力的“使者”,兵馬俑先後在5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近200個城市展出,海外觀眾超過2000萬人次。2023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接待游客超過1100萬人次,創建館以來年觀眾數量最高紀錄。
統籌:李傑、王健
編導:劉瑞娟
記者:孫正好、林勝概
包裝:夏勇
配音:李昌隆
新華社音視頻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