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素研究邁入“多學科”時代

青蒿素研究邁入“多學科”時代

新華網首頁時政國際財經高層理論論壇思客信息化房産軍事港澳台灣 圖片視頻娛樂時尚 體育 汽車科技食品
諾貝爾獎的獲得,讓研究青蒿素的這支隊伍更加壯大,發展成為綜合性、多學科團隊。
精彩觀點
1
姜廷良

體制創新:青蒿素研究中心與中藥所一體化發展

體制創新:青蒿素研究中心與中藥所一體化發展

屠呦呦研究員發現青蒿素,為人類帶來一種全新結構的抗瘧新藥,解決了上世紀後半葉已知抗瘧疾藥物所面臨的抗藥困境,挽救了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數百萬人的生命,産生了巨大的社會效益,是對世界醫藥學所作的重要貢獻,也對我國國防、援外、保障人口健康做出了重大貢獻。屠呦呦研究員因此獲得2015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為了從組織結構上保障有關工作的順利開展,提高青蒿素類藥物研究力度,增強中醫藥在國內外的學術影響,中國中醫科學院決定將“中國中醫科學院青蒿和青蒿素研究中心”更名為“中國中醫科學院青蒿素研究中心”,並正式下文。更名後的“中國中醫科學院青蒿素研究中心”委託中藥研究所管理,與中藥所一體化發展,已於2016年2月正式掛牌。

1
姜廷良

機制創新:青蒿素研究邁向多學科

機制創新:青蒿素研究邁向多學科
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478118

獲得諾貝爾獎後,對這個團隊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諾貝爾獎既是對過去工作的肯定,也是對這個團隊進一步工作的鼓勵。黨和國家領導人對屠呦呦研究員取得的學術成就給予高度評價,要求大力支持屠呦呦研究員的工作,落實好她擬開展的研究項目。所以這個團隊,從過去的學科相對比較單一,逐步發展成如今綜合性、多學科團隊,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我覺得實驗條件也有了進一步改善,因為是從比較單一的學科發展到多學科綜合進行,所以一些以前沒有的實驗設備,現在都增添了,並且開始運作起來。在人員方面,因為是多學科發展,人員的組成也相對多學科化,這樣對於更好地促成青蒿素的作用機制研究,對青蒿素的耐藥性等問題的研究,以及對青蒿素的一些新功能方面的研究都是很有幫助的。

目前的科研工作聚焦於青蒿素抗瘧的作用機制上。因為對於青蒿素的作用機制問題,現在有各種各樣的説法,都各有道理,但它究竟是怎樣的還有待進一步研究。這樣一種作用機制的進一步研究,對於青蒿素的使用,對於青蒿素與其他抗瘧藥聯合用藥如何合理、更好地組合,我想是很關鍵、很有意義的。

現在年輕人佔這個團隊比例較多,對我本人來講,作為我們中醫藥所的老職工,我對這個過程還是比較了解的,現在還在繼續做這方面工作。我覺得獲了諾貝爾獎後,這支隊伍在不斷地發展壯大起來。

1
姜廷良

從諾獎到“屠呦呦獎” 中醫藥人有了自己的“原創獎”

從諾獎到“屠呦呦獎” 中醫藥人有了自己的“原創獎”

青蒿素研究中心確定了化學、藥理、資源3個研究方向,在原有“中國中醫科學院青蒿及青蒿素研究中心”人員基礎上,加強中心人員配備,建立由中心固定人員、所內合作人員、所外合作人員三部分組成的研究人員架構。

為弘揚屠呦呦研究員在科研工作中的“安專迷”精神,促進中國中醫藥事業發展,鼓勵青年科學技術人員的創造性和積極性,根據屠呦呦研究員的意見,在中國中醫科學院設立中藥創新獎勵基金,獎勵中國中醫科學院內取得原創性成果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

中國中醫科學院設立了“屠呦呦獎勵基金”。現已制定《屠呦呦中藥創新獎獎勵辦法》。該基金獎勵對象為在中國中醫科學院系統(含分院)從事中藥科研取得顯著原創性成就的中青年科技人員。

姜廷良
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員、青蒿素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