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裏的“中國主題”
2017-11-29 10:13 來源: 科技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坐落在紐約曼哈頓中央公園旁,從1872年首次開放至今,大都會博物館不斷完善擴建,現有248個陳列室,常年展出幾萬件展品,但僅是其總庫存的冰山一角——所有展品數量達300萬件。

  每年這裏還會策劃不同的主題展,其中不乏與中國文化藝術相關的主題,如2009年“絲竹:中國音樂與藝術”,展出了西元前5世紀至今的60余件中國樂器和音樂藝術品;2012年“中國園林:亭閣、書齋、退隱之地”,匯聚了大都會永久珍藏的80件中國藝術品,策展人希望通過這一主題呈現、探索千余年來中國繪畫與園林藝術之間的密切關係……

  2015年,大都會博物館年度大展把主題確定為“中國:鏡花水月”,展出包括150多件出自頂級設計師之手的、具有“中國風”特色的服裝作品,電影大師王家衛擔任藝術總監,歷時3個月。我與在美國讀高中的女兒一起觀賞了這次令人印象深刻的展覽。

  展覽從博物館右側2樓到地下一層,佔據了三層樓16個廳,整個展出在王家衛的精心設計下,分為旗袍、武俠、京劇戲曲等十幾個主題,每一間展廳都極具特色。當地媒體介紹“整個展覽內容豐富、涵蓋面廣,且巧妙兼具了時間和空間的跨度,讓從封建帝國時期到當代時期的中國藝術、時尚和文化呈現出多層次的變革魅力,最終構造出一條時代的長河”。

  進入“旗袍”展廳,空靈飄渺的背景音樂、夜晚星空下的藏藍色調,切入的是奢華、神秘的氛圍。展廳中間位置是卡地亞、迪奧等諸多大品牌,從上個世紀40年代即開始體現融入的中國元素的服裝設計,靠墻的兩旁是大到佛像、壁畫,小到玉佩、頭飾的精美文物。這些文物有些是大都會館藏,有些是個人收藏者臨時借給這次展覽展出的。靚麗時尚的華服在年代久遠、沉穩質樸的古董旁顯出的馴良氣質,讓人感到十分震撼。

  展覽採用了很多引人注目的混合,現代風格十足,又不乏歷史感。比如電影,那是王家衛駕輕就熟的表現形式,成為上個世紀初的時裝的“背景”,觀眾欣賞時裝的同時,也被電影所吸引。他創作並導演的《花樣年華》與《末代皇帝》等電影片段穿插播放,人氣頗高。在反映當代中國的展廳入口,螢幕上反覆輪換著《陽光燦爛的日子》、舞劇《紅色娘子軍》的片段以及70年代中國現狀的紀錄片影像,背景音樂則是《我愛北京天安門》……當時的一個感覺:老外理解的中國與我們現實裏生長的中國完全不一樣,他們對中國文化的認識需要有逐漸深入的過程,就像我們對其他國家的認識,最初往往也是主觀而有限的……

  因為喜歡,我們停留時間最長的展廳是“小佛教”廳。中國時裝設計師郭培設計的一件金碧輝煌的禮服佔據展廳中央,四周是靠墻而立的幾尊佛像。投射光恰到好處地勾勒出禮服輪廓,柔和安靜,將這身“掐金絲銀絲手工制作”的晚禮服,映襯得尊貴奢華,耀人眼目。展廳文字這樣介紹郭培和她的作品:

  “像西方設計師一樣,中國設計師也經常從東方的文化和傳統中找尋設計靈感,他們被相同的圖案和圖像吸引,至少在時尚方面統一的標誌性符號形成了全世界相通的語言。佛教的標誌是中國設計師郭培靈感的主要來源,裙子上衣的形狀像盛開的蓮花,蓮花是佛家八大象徵之一,代表了純潔和啟蒙。作為東西方文化的融合,裙子下擺並沒有採用傳統的東方元素,而是根據西方19世紀的流行元素設計的。與其他被展出的西方設計師作品一樣,郭培的作品並沒有一味地復制西方設計特點,而是把東西方元素結合起來構成了共同的文化語言。”

  “中國”是個有魔力的詞。展會策劃者説,直到現在,中國依然是西方時裝設計師眼中最有利可圖的市場。

  後來聽説,“中國:鏡花水月”展覽效果遠超預期,因此大都會博物館決定將展期延長3周,至9月7日閉幕。8月底統計,有73.5萬人參觀了這場展覽。而大都會博物館迄今影響最大的展覽,是1979年的《圖特卡蒙的寶藏》,當時吸引了100萬參觀者前往。

+1
【糾錯】 責任編輯: 何險峰、陳璟春
新聞 評論
01002003080000000000000001115481129752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