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十四五”期間太原積極建設國家區域商貿中心
充分發揮太原區位、交通、華北商貿重鎮等綜合優勢,努力將太原建設成為帶動山西中部城市群、服務全省、影響全國的國家區域商貿中心和商務經濟重要增長極。市政府辦公室近日發布《太原市“十四五”商務發展規劃》,對於太原建設國家區域商貿中心工作,作出規劃安排。
打造商務經濟核心
《規劃》指出,圍繞太原都市區“雙城多組團”城市規劃整體布局,打造“老城+新城”商務經濟雙核心,進一步優化城市商業布局。
太原主城區以打造全國特色知名步行街為目標,建設改造柳巷—鐘樓街商圈。以打造國際化品質消費中心為目標,強化長風—親賢商圈的國際化、現代化、區域性地位;依託萬達廣場、雙塔商業中心、蘇寧廣場、印象城、萬象城、遠大購物廣場、公園時代城等城市商業綜合體,加快布局便民生活服務圈。
新城商圈建設方面,以現代化、國際化為目標,打造小店—晉源新興城市商圈,打造晉陽湖夜經濟和假日經濟帶。利用好晉陽湖水秀和“二青會”場館等城市新名片,培育“購物晉陽裏、游玩晉陽湖、品晉陽美食、賞晉陽水秀”晉陽湖觀光夜經濟,構建假日經濟大型消費商圈,多方聯動,把晉陽湖片區建成“夜經濟”+“假日經濟”雙輪驅動,開放活躍、業態多元、極具特色的“新型城市經濟中心”。同時,打造汾東現代服務業中心和新城商業中心區,重點培育現代金融等現代服務業,引入知名綜合體品牌布局新城商圈,將汾東板塊打造成全市新的商業中心區。
發揮獨特“中樞”地位
《規劃》提出,在太原打造沿地鐵商務中軸線。地鐵商務中軸線是沿連接南北雙城的地鐵2號線,高標準規劃建設沿線區域,向北連接太原主城、對接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向南連接汾東新城、對接綜改示範區,以貫穿的萬達—柳巷商圈、長風—親賢商圈、學府産業園、龍城大街片區和汾東商務區為核心,打造一條以大型商圈、樓宇經濟、城市綜合體、科技創新和都會商務為中堅的城市商務經濟帶。
我市將充分發揮太原在中國北方連接東西,溝通東北、華北和西北地區的獨特物流“中樞”地位,以物流政策洼地的“虹吸效應”,牽引、撬動商貿流通集聚。連接“一帶一路”,定位於中國北方商貿物流集散中心。連接跨境電商,定位於中國北方跨境電商集貨中心,傾全力建設中國北部極具影響力的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
將太原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發展成為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內陸無水港”,輻射西北商貿發展的“橋頭堡”,連接“一帶一路”、聯動中亞、蒙俄歐一體化發展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吸引貨物聚過來、留下來、轉起來,成為承東啟西的主要承接地和中轉地。
都市區商務一體化
我市加快與周邊地區商貿合作,推進太原都市區商務一體化發展。積極推動山西中部城市群要素聚合力和綜合承載力,重點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高端服務業,特別是總部經濟、平台經濟等。加快推進與晉中、忻州流通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全面複製推廣自貿區、示範區改革創新經驗,推動中部城市群重點城市搭建協同商務經濟創新發展平台,積極協調重大項目推進。
我市對標國內外先進城市,以綜改示範區和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建設為契機,重塑競爭優勢,提升參與全球、全國資源配置能力,增強太原在世界城市網絡體系中的節點地位,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家區域商貿中心城市。(記者 何寶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