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s-portrait
has-portrait

崔鵬偉的“甜蜜事業”

新華網首頁時政國際財經高層理論論壇思客信息化房産軍事港澳台灣 圖片視頻娛樂時尚 體育 汽車科技食品

夏日裏,位於山西省臨汾市隰縣城南鄉李城村的野山坡上,野生小棗正值花期。趁着天氣晴好,崔鵬偉趕緊打開蜂箱,成千上萬隻意蜂從蜂箱裏涌出來。這是蜜蜂採棗花蜜的好時候,也是養蜂人一年中最繁忙的季節。

精彩觀點
2

27歲的崔鵬偉是李城村人,15歲時就跟着叔叔學習養蜂,目前已有360個蜂箱,是遠近聞名的養蜂好手。

27歲的崔鵬偉是李城村人,15歲時就跟着叔叔學習養蜂,目前已有360個蜂箱,是遠近聞名的養蜂好手。
27歲的崔鵬偉是李城村人,15歲時就跟着叔叔學習養蜂,目前已有360個蜂箱,是遠近聞名的養蜂好手。

27歲的崔鵬偉是李城村人,15歲時就跟着叔叔學習養蜂,目前已有360個蜂箱,是遠近聞名的養蜂好手。

“水質好、蜜源好、氣候合適,才能把蜜蜂養好。”從最初的的害怕被蜜蜂蟄,到如今與蜂為伴,崔鵬偉積累了豐富的養蜂經驗。每次打開蜂箱工作的時候,被驚擾的蜜蜂總是和崔鵬偉“貼身飛舞”,“一天被蜇十幾次都再正常不過,剛開始養蜂的時候被蟄了會疼、會紅腫,現在身體已經有了抵抗力。”崔鵬偉笑着説,他已經習慣了與蜜蜂的“親密接觸”。

2

對於養蜂人來説,搖蜜是養蜂過程中最辛苦的工作。

對於養蜂人來説,搖蜜是養蜂過程中最辛苦的工作。
對於養蜂人來説,搖蜜是養蜂過程中最辛苦的工作。

走進崔鵬偉的野外蜂場,兩排蜂箱擺放整齊,蜂箱周圍群蜂飛舞。戴上防護帽,崔鵬偉慢慢打開蜂箱,用兩指捏住蜂脾兩端將其抽出,然後迅速抖落蜂脾上密集的蜂群,再輕輕削去蜂蠟,金燦燦的蜂蜜便沁出來了。把兩片蜂脾垂直放入搖蜜機中,用力搖動把手,甜潤的蜂蜜就會被分離出來。“我養的都是意蜂,這種蜂採集量大,一箱蜂大概能産近20斤蜂蜜。”

對於養蜂人來説,搖蜜是養蜂過程中最辛苦的工作。“桶裏滿了就得搖,而且必須在天熱的時候頂着太陽搖,溫度低的時候蜂蜜太稠不好搖。一個蜂場有100箱蜂箱,一天大概得搖1700斤蜂蜜。”崔鵬偉邊介紹邊幹活,他必須要在天黑前搖完這個蜂場的蜂蜜,第二天就得換去另一個蜂場繼續搖。

2

對於養蜂人來説,更多的卻是四處奔波的無奈和風餐露宿的艱辛。

對於養蜂人來説,更多的卻是四處奔波的無奈和風餐露宿的艱辛。
對於養蜂人來説,更多的卻是四處奔波的無奈和風餐露宿的艱辛。

“其實養蜂這個活兒,除了蜜是甜的,其它一切都是苦的。我帶着蜜蜂去過四川、湖北、陜西……有好幾個春節都是在外地搭帳篷過。”養蜂十幾年,崔鵬偉一年中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外地度過。為了採到更多的花蜜,他常常要根據各地的花期情況,帶着幾百個蜂箱追花逐蜜四處遷徙。

逐花而居在不少人看來是一個充滿浪漫和甜蜜的詞語。但對於養蜂人來説,更多的卻是四處奔波的無奈和風餐露宿的艱辛。

2

我也想靠這份“甜蜜事業”,讓更多的鄉親一起過上甜蜜蜜的日子。

我也想靠這份“甜蜜事業”,讓更多的鄉親一起過上甜蜜蜜的日子。
我也想靠這份“甜蜜事業”,讓更多的鄉親一起過上甜蜜蜜的日子。

如今,崔鵬偉的辛苦付出也換來了甜蜜的收穫。目前,崔鵬偉已經是隰縣規模最大的養蜂人,還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小崔蜂坊”,並註冊了商標。

在他的帶動下,李城村周邊村子已有3個年輕人先後加入養蜂的行列,目前每人都有100余箱蜜蜂,年收入超過十萬元。養蜂也成為他們追求美好生活的“甜蜜事業”。

提起未來,崔鵬偉的想法卻不止於此,“我想盡快把自己的工廠建起來,配備成套的罐裝和包裝設備,借助電商&&把我們純天然的蜂蜜賣到更遠的地方。我也想靠這份‘甜蜜事業’,讓更多的鄉親一起過上甜蜜蜜的日子。”

01002010002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