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關於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公布
這個冬天,我省全力以赴守護“山西藍”
上周末,藍天白雲再次扮靚了山西人的微信朋友圈。山西晚報記者從省生態環境廳獲悉:11月12日,全省PM 2.5濃度為11微克每立方米,環境空氣質量達到一級優。當日0時至15時,太原市區PM2.5平均濃度達到6微克每立方米,頗為難得。
近日,《關於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公布。我省明確到2025年,設區市細顆粒物(PM2.5)濃度降至每立方米39微克以下,可吸入顆粒物(PM10)濃度降至每立方米70微克以下,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74.5%以上,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實現“藍天常駐”。
開展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是消除重污染天氣、推進環境空氣質量改善的重要舉措。聚焦秋冬季污染,我省持續加大重點區域、重點行業治理力度。深度參與京津冀協同發展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深化太原及周邊“1+30”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機制,推動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內12個縣(市、區)建立跨行政區協調機制。開展鋼鐵、焦化行業企業深度治理,持續推進鋼鐵、水泥、焦化行業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堅決打好打贏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綜合治理攻堅戰。
10月起,太原市持續推進大氣污染防治百日攻堅行動,市、縣兩級黨委和政府在責任上壓緊壓實,行動上立行立改,開展揚塵污染減排攻堅、工業污染減排攻堅、燃煤取暖清零攻堅、運輸污染減排攻堅四大攻堅行動,採取強有力措施,持續削減顆粒物、氮氧化物等污染排放。
11月11日,臨汾市生態環境系統召開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誓師大會,向污染排放宣戰。臨汾明確,要狠抓工業企業錯峰生産管控,嚴格按照臨汾市管控辦法,對相關企業按照治理排放水平、所在區域,分別採取差異化管控措施,確保錯峰生産期間減排達標、環境治理達效;突出抓好移動污染源管控,構建大宗物料清潔運輸體系;要加強揚塵監管,嚴格落實施工工地揚塵管控“六個百分之百”要求,要持續開展控煤減污,做好清潔煤發放,既要確保禁煤區無煤化、無柴化、無煙化,也要保障人民群眾溫暖過冬。
呂梁市把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放在重要位置,堅持問題導向,聚焦重點區域、重點領域,綜合運用省市監督幫扶、突擊檢查、專項執法、定點督察、巡查暗訪多種督導發現的問題,及時發現企業存在問題,及時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
為持續改善朔州市環境空氣質量,朔州市生態環境委員會辦公室成立了監督幫扶組,對朔城區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工作開展監督幫扶,要求緊盯關鍵時段,強化巡查力度,嚴格實行網格化管理,確保不留盲區,不留死角,實現生態環境持續穩定向好。記者 武佳 實習生 李佳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