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太原9月29日電 遠處梯田上的小米等作物正在被機器收割,近處地頭的花卉連片盛開。在山西省朔州市平魯區下面高鄉杏園村,令“美麗中國·網絡媒體生態行”山西篇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感嘆的是,這裡曾是採煤沉陷區,一度地縫密布、田地荒蕪。

如今的杏園村很難看出曾是採煤沉陷區。新華網 發(楊曉飛 攝)
平魯區是我國重點産煤縣(區)之一。過去,由於煤炭産業的粗放發展,平魯區部分礦區形成採煤沉陷區。

復墾治理前,山西省朔州市平魯區採煤沉陷區植被稀少,土地龜裂。新華網 發(資料圖)
“土地復墾不僅僅是種樹,也不僅僅是局部示範復墾,而是不漏掉一寸土地,這樣才能恢復土地‘種田打糧’的屬性。”後安煤炭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尚海説。
治溝道、削邊坡、平梯田……復墾綜合治理讓讓昔日千溝萬壑的採煤沉陷區煥發了生機。“我們通過表土剝離、裂縫充填、表土回復、土地平整等一系列工程對塌陷土地進行復墾。截至8月,我們總共復墾了6300多畝,年內還準備再復墾大概2000畝。”平魯區後安煤炭有限公司綜合辦主任張旗偉説。
“通過幾年的努力,土地耕種條件不斷改善,土地肥力逐步恢復。”據張旗偉介紹,他們對復墾區進行了統一規劃。2021年,他們種了2000多畝油菜花,並嘗試種植土豆、蕎麥、糜黍、胡麻等小雜糧。

通過系統處理的礦井廢水由黑變清。新華網 發(馬夢迪 攝)
如何讓採煤廢水不再污染環境?後安煤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潤介紹稱,通過礦井採煤黑水變清水處理系統、清水變凈水處理系統和由凈水變純水的處理系統處理,甚至能達到國家規定的直飲純凈水標準,可用於井下噴霧灑水、乳化液配製等。

復墾搬遷後的村莊新貌。新華網 發(資料圖)
如今,杏園村等採煤沉陷區132戶村民已搬遷到一幢幢二層小樓裏。“我們村現在的環境,越來越好了。”杏園村村民賈根存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