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中大同呂梁
山西頻道
首頁 要聞 政情 産經 醫衛 房産 教育 旅游 體育 融媒體
晉中·砥礪奮進的五年呂梁大同
山西頻道 > 正文

【我家就在黃河邊】大河奔流新時代 歲歲安瀾佑三晉

2022年09月16日 15:51:43 來源: 山西日報

  原標題:【我家就在黃河邊】大河奔流新時代 歲歲安瀾佑三晉

  北自偏關縣老牛灣入境,南至垣曲縣馬蹄窩出境,山西境內黃河總流程965公里,途經忻州、呂梁、臨汾、運城4市19縣(市),奔流而下,生生不息。

  2019年以來,山西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着力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要實驗區。

  黃河寧,天下平。生態好,産業興。在各方共同努力之下,古老的母親河如今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正在成為造福三晉大地的幸福河。

  生態優先 奏響大河綠色樂章

  初秋時節,數千隻白鷺聚集在平陸縣黃河濕地,時而展翅高飛,時而獨立水中,水面泛起陣陣漣漪,一幅美麗和諧的生態畫卷呈現在世人眼前。

  從《山西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到11市黃河區域規劃,再到《山西省“十四五”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等10個政策文件全部&&,我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1+N+X”規劃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在堅持規劃引領的基礎上,我省配套完善了空氣質量改善、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等系列政策措施,初步構建了支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時間表、路線圖、施工圖。”山西省生態環境廳新聞發言人、一級巡視員陸東介紹,三年以來,我省持續強化大保護大治理,不斷提升生態治理整體水平。

  “幸福水”潤澤新生活。臨縣李家灣村曾是黃河邊上出名的貧困村。生態綠化修復示範工程正式啟動以來,村裏綠化荒山2600畝,退耕還林1400畝,還新修了3.7公里田園觀光路。對於村裏的變化,護林員杜俊談感慨萬分:“我們村現在建設得越來越好了,村裏人種地、開農家樂,日子過得挺幸福。”

  今年1—8月,參與評價優良水質斷面46個,同比上升16.6%;黃河流域各縣空氣PM2.5平均濃度為3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8%;右玉、芮城等8縣被命名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生態環境保護成績亮眼的背後,是為確保黃河安瀾作出的山西貢獻。

  産業發展 奏響大河幸福樂章

  在偏關縣老牛灣,黃河奔騰入晉,與長城一道攜手飛騰;在臨縣磧口古鎮,從前車馬慢、如今故事長,古渡被歲月浸染出悠長韻味;在吉縣壺口瀑布,峰巒如聚、波濤如怒,激蕩着中華兒女的英雄氣概……黃河在山西流經的每一寸土地,都是一幅絕美的風景。

  近年來,山西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挖文化富礦、賦能旅游發展。全力打造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山西段)文化旅游示範帶和“黃河、太行、長城”三大旅游板塊,推動全省9個黃河國家文化公園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列入國家“十四五”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工程儲備庫。

  縱貫山西,從北到南,黃河一號旅游公路全長1238公里,連接起沿線65個A級及以上景區和153個非A級重要旅游資源點。是景觀路,也是致富路。“隨着黃河一號旅游公路平陸段的開通,我們村的葡萄種植面積迅速增加,現在已經有1000多畝了。”平陸縣常樂鎮車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荊安甲最近喜上眉梢。千畝葡萄基地正是平陸縣創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範區的主要項目。驅車行駛在黃河一號旅游公路,入目是波瀾壯闊的母親河、生機盎然的綠植和群眾幸福的笑臉。

  品牌引領 奏響大河高質量發展樂章

  黃河從歷史中走來,在文化中流淌。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更要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講好“黃河故事”。

  “今年,我省與內蒙古等沿黃省區聯合召開了省際合作聯席會議,不斷推動省際産業發展互融互促、生態環境聯防聯治和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山西省生態環境廳綜合處處長李婕直言,即將召開的“大河論壇·黃河峰會”將為省際交流提供又一良好契機。

  “到2025年,‘黃河之魂在山西’文化旅游品牌在全國叫響,全社會形成傳承和弘揚三晉黃河文化的濃厚氛圍,建成國際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近日,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廳聯合多部門印發了《山西省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規劃》,為黃河文化的保護、傳承、弘揚提供了新的指引和保障。“山西將以黃河文化為精神紐帶,充分挖掘和激活黃河流域的精神、文物、非遺、建築、風俗等文化因子,助推黃河兩岸地區的生態大保護、産業大轉型、文化大傳承,讓黃河文化進一步‘活起來’‘火起來’。”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一級巡視員李貴&&。

  九萬里河東入海,我家就在黃河邊。在新時代的“黃河大合唱”中,山西正奮楫而進,篤力前行,奏響人水和諧的高質量發展新樂章。(張馨)

[編輯: 王夢佳 ]
0100702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08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