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心繫群眾辦實事 為民服務暖人心
——我省各地不斷引深“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
“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全省各地以群眾呼聲為第一信號、群眾需求為第一選擇、群眾滿意為第一標準,用心用情切實解決基層的困難事、群眾的煩心事,不斷以“初心”贏得“民心”。
提升城市品質 增強百姓幸福感
仲夏時節,在右玉縣城四大街,伴隨着機器的轟鳴聲,瀝青料從料車上緩緩而下,攤鋪機緊張有序地鋪設路面,壓路機列隊反復碾壓。工人師傅冒着烈日,進行着施工掃尾工作。
“我每天都會來公園散散步、唱唱歌,既鍛煉身體,也豐富了生活。特別高興的是,最近縣裏又是修路,又是刷墻,背街小巷也搞了環境整治,縣城更美了。”説起右玉縣城近來的變化,市民王泰富滿臉幸福。
今年以來,右玉縣委、縣政府高位謀劃,從為民辦實事出發,紮實推進實施城市提質工作。4月以來,全縣集中開工9個重大城市基礎設施項目,涉及房屋徵拆、路網暢通優化、基礎設施提升、環境改善提升等多個方面,包括路網工程建設、老舊小區改造、建設停車場、縣城自來水計量設備改造、新建換熱站、迎賓南路小游園景觀提升、後河溝片區建設體育公園、右平連接線兩側景觀綠化等民生項目,總投資2.71億元。這些工程項目不僅有效增強了城市的基礎設施承載能力,也為建設美麗幸福新右玉注入了強勁動力,進一步提升了右玉市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在今後工作中,我們要進一步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持續深化生態環境改善,不斷促進縣城空間結構優化和品質提升,讓右玉變得更加美麗,讓群眾幸福感更可持續。”提起下一步工作計劃,右玉縣委書記馬佔文説。
兜底“關鍵小事” 實事辦到心坎上
“村裏給我們提供了這麼好的場所,可以免費洗澡、理髮,還給大家擺放了洗衣機,免費洗衣服,三件‘小事’確實是辦到咱老百姓的心坎上了。”7月3日,在呂梁市離石區坪頭鄉寺溝村便民服務室裏,64歲的李來旺剛理完發高興地對記者説。
李來旺老人的幸福生活是離石區持續深化“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成效體現。該區集中資源、創新思路,持續加大投入,搭建為民服務新平台,大力實施洗澡、理髮、洗衣“三件民生實事”全覆蓋,持續增強百姓獲得感幸福感。
寺溝村駐村幫扶第一書記渠永勤告訴記者,今年村裏多方協調,將村內文化廣場40余平方米改造為便民服務室,設一間淋浴室、一間理髮室和洗衣間,配備了儲物櫃、沐浴露、洗髮膏、吹風機、防滑墊、拖鞋等物品。村裏的老人們可以在這裡免費洗浴、理髮和洗衣服。
“我們村沒有澡堂子,想要洗澡十分不便。”呂梁市信義鎮後石村黨支部負責人告訴記者,後石村常住人口以老年人居多,考慮到村民日常生活需求,結合後石村的實際情況,村裏將便民服務室進行改造,長期困擾村民的理髮難、洗澡難、洗衣難等問題得到了解決。
件件是實事,事事暖人心。目前,離石區“三件民生實事”已覆蓋全區105個行政村。離石區委書記廉海平説:“老百姓的小事就是黨委和政府的大事。我們要瞄準老百姓日常生活的‘關鍵小事’,堅持咬緊目標不松勁、一件接着一件辦、一年接着一年幹,不斷取得民生工程新突破,打造民生幸福新亮點。”
延伸服務觸角 改善民生不停步
“便民服務中心真便民!”7月1日,在左權縣拐兒鎮綜合便民服務中心的辦事大廳內,村民田玉生詢問養老保險卡遺失補辦和核桃樹打藥施肥等問題,得到滿意答覆後高興地説,“像過去,這樣不同的問題得跑好幾個辦公室,現在好了,一個窗口就全辦了。”
走進服務中心,只見寬敞明亮的大廳乾淨整潔,打印機、飲水機、老花鏡等便民用品一應俱全,在大廳的醒目位置還懸挂着便民服務工作流程圖、服務指南及服務標語,讓群眾對辦事程序一目了然。
拐兒鎮黨委副書記、鎮長白娟介紹,“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左權縣以便民利民為中心,打造“1個縣級審批大廳+8個鄉鎮便民中心+160個村級便民代辦點”的三級便民服務體系,推動窗口前移、服務下沉,拐兒鎮推出的“1+16”鎮村便民服務體系便是其中之一。
據了解,拐兒鎮投資10余萬元對臨街300余平方米的閒置辦公場所進行改造提升,重點打造1個鎮級便民服務中心,同時在16個行政村的黨群服務中心設立便民服務站,按照鎮村職責和任務清單,將鎮級機關幹部、大學生村官等納入便民服務中心,村“兩委”幹部、會計等納入村級便民服務站中,通過定人、定崗、定權、定責,延伸服務觸角,提高服務水平。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服務不缺位,這是打造村鎮便民服務中心的目的。”拐兒鎮便民服務中心主任曹國敏&&,將繼續主動靠前服務,把提高服務質量與提升服務溫度有機結合,以“一站式”便民服務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記者張謙 袁兆輝 王少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