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中大同呂梁
山西頻道
首頁 要聞 政情 産經 醫衛 房産 教育 旅遊 體育 融媒體
晉中·砥礪奮進的五年呂梁大同
山西頻道 > 正文

山西路橋:高品質建好“四好農村路” 織就鄉村“幸福網”

2022年06月23日 12:29:47 來源: 人民網

  原標題:山西路橋:高品質建好“四好農村路” 織就鄉村“幸福網”

  青山如黛,大道如虹。

  盛夏時節,行駛在武鄉大地,從集鎮到鄉村、從幹線公路到偏遠村道,一條條“暢、潔、美、安”的“四好農村路”縱橫交錯,編織出四通八達的鄉村公路網,極大地改善了老區人民的出行條件。

  武鄉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擁有太行山的奇美風光。“在傳承紅色基因中創新創造增活力,在推進老區建設上奮發有為開新局。”武鄉縣委書記賀思宇的真摯話語言猶在耳。這是巨大的鼓舞,更是無盡的鞭策。

  近年來,武鄉縣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全程管養、規范運營農村公路建設,實現與國省幹線互聯互通,根本解決了群眾出行難問題。

  如今,一條條公路猶如新生的“血管”,充盈著古老而嶄新的革命老區,勾勒出“內外暢通、主次銜接、村村相連”的美好畫卷,更猶如一條條上揚發展的曲線,為縣域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為鄉村振興貢獻著“交通擔當”。

  武鄉縣“四好農村路”航拍。張國平攝

  黨建引領 行穩致遠

  巍巍太行,紅色武鄉。因地勢險惡,多雄關險隘,長期以來,落後的交通成為制約當地經濟發展的天然“屏障”。

  2019年11月,武鄉縣與山西路橋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正式簽訂PPP項目合同,全面打響武鄉“四好農村路”建設的攻堅戰。項目包括120條農村路、1條旅遊路和13座客運站,涉及全縣14個鄉鎮。

  “我們要加強道路工程建設,切實把民心工程辦實辦好。”武鄉縣委副書記、縣長王書文如是説。縣委、縣政府把“四好農村路”建設與鄉村振興緊密結合起來,著力補齊農村交通基礎設施短板,推動農村公路真正成為引領紅色武鄉鄉村振興和脫貧奔小康的振興之路、致富之路。

  對于東西綿延150多公里的武鄉,“四好農村路”PPP項目施工點位多、戰線長、涉及面廣等諸多困難無一不在考驗著武鄉縣“四好農村路”項目部(以下簡稱“項目部”)。

  “任務重時間緊,我們100多個作業面、30多條線路同時施工,線路分散、工人多,管理難度極大。”項目部副經理武清江説,針對計劃短缺、徵拆協調矛盾突出、工期緊張等難題,黨員走訪基層、駐工地,帶頭講規矩、比流程,抓關鍵、摳細節,引導群眾抓進度、督品質、保安全。

  堅持“科學、規范、精細、高效”的管理理念,項目部以黨建賦能施工生産,將支部建在項目上,把黨員放在施工一線,推行“三級責任網管理體系”,實施“黨建+網格化管理”,將134個子項目分為四個工區,採取切塊劃片、分區管理的辦法,支委委員各管一區、各負其責、重大問題集體決策的管理模式,搭建起了黨建工作項目化管理平臺,確保每項工作有黨員盯著、每項部署落實到位。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項目黨支部抓住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這個“牛鼻子”,全力保障項目品質工程建設。“與以前承接的其他工程相比,‘四好農村路’工程時間緊、任務重,絕對是一次挑戰。”項目部黨支部書記、項目負責人史建峰坦言,20年的工作歷練、豐富的施工經驗和過硬的施工管理本領,使得史建峰在困難面前沒有低頭,挑起了重擔。

  黨員發揮應有作用,黨的根基才能牢固。在史建峰的帶領下,項目部在施工現場設立黨員先鋒崗,黨員幹部、技術骨幹深入施工現場,了解項目建設難點難題,及時幫助解決工程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讓“一個黨員,一面旗幟”落到實處。

  “扎根施工一線,將支部建在工地上,有助于黨支部解決施工一線面臨的問題,切實將黨建工作有效地融入到施工生産,確保企業發展到哪裏、黨的建設就跟進到哪裏、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就體現在哪裏。”山西路橋第一工程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澇謙表示。

  “截至目前,武鄉縣120條四好農村路已交工102條,剩余工程將于6月底主體完工。”史建峰信心滿滿。

  匠心築路暢通“動脈”

  他們,在晨曦中將路基一層一層鋪起;

  他們,披星戴月奮戰在施工戰線的最前沿;

  他們,以路為家,以路為業,在兩山一川的三晉大地奏響一曲曲路通人和的雄渾樂章。

  ……

  “匠心築路,才能保證工程品質,匠心築路,才能使我們路橋創造更多的精品工程。”山西路橋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武鄉縣四好農村路建設公司董事長解博如是説。

  武鄉縣四好農村路建設總投資9.1億元,線路全長547.81公里,在該縣公路建設史上這是一項浩大的工程。公路建設涉及方方面面,千家萬戶。每一條路從設計、施工到運營都涵蓋了築路人的心血與汗水。

  受疫情影響,“四好農村路”項目在2020年3月中旬才陸續開工,山西路橋一公司迅速整合資金,派出110多名精兵強將扎根老區,調遣600多名施工人員爭分奪秒搶進度、趕工期。

  “我們在裏莊、樓則峪、石門、窯灣設了4個駐地,每個項目部覆蓋周圍20公里,確保各個項目方便施工。”項目部辦公室負責人曹晉斌打趣他們是一群“跟著太陽跑”的人,只要太陽不落山,手裏工作決不停歇。

  “集中調度和就近供應相結合,靈活調配、按需供應,保證各工區工程建設需求。”在施工現場,隨著大型攪拌車緩緩而行,史建峰介紹,這個攪拌車來自石門拌合站,項目部一共建設了六座拌合站,材料適時配送是保證工程順利進行的關鍵。

  僅2020年,項目部就完成“四好農村路”建設79條,完成76.7%;旅遊路三期挖方完成127.93萬方,完成90.09%。

  面對巨大的工程量、緊張的工期,項目部決定尋求技術上的突破,以提高施工效率。通過鑽研比選,最終確定採用滑模施工工藝。

  “滑模工藝不僅強度高、線形順適、美觀大方、整體穩定性好,而且一次成型、節省人工、提高效率、便于管理養護。”説起自己的專業,武清江滔滔不絕,“這是企業首次在‘四好農村路’工程中採用滑模工藝。”

  精準配比、科學拌合、裝模成型、壓力測試……在施工過程中,項目部把開辟節能增效新途徑作為項目管理新課題,積極創新、勇于探索,與長沙理工大學對接,經過反覆試驗、比對,鋼渣代替水泥試驗獲得成功。

  “一噸水泥要400多元,一噸鋼渣的價格也就十幾元。”項目部總工郭軍介紹,這次一共有5公里“四好農村路”採用了鋼渣替代工藝,道路雖然不長,卻是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

  立足當地工業固廢資源,採用易孚森土體穩定新技術,固化當地黃土和煤矸石代替傳統水穩層;將路基工程挖出的富余石方加工成石子、轉化成原材料,兩頭節省,效益可觀,項目部蹚出了節本增效新路子。

  “集團公司高度重視固廢利用。”王澇謙表示,要積極做好一般工業固廢綜合利用工作,在實踐中化廢物為資源、變包袱為財富。

  路橋工人在大雨中搶修道路。李華英攝

  精耕一線 詮釋擔當

  城市道路提升改造,是提升城市品位和百姓生活品質的重要舉措。

  路橋人始終以奔跑的姿勢,積極推進交通項目建設,為老區人民帶來了一個又一個交通建設“驚喜”。

  于2005年建成通車的太長線高速,縱貫晉中、上黨老區,連接太原、晉中、長治3市9縣區23個鄉鎮。但位于武鄉出口的收費站一直是上下高速的一大堵點,不僅上下高速堵、縣城主幹道堵、紅色旅遊路堵。

  如何打通堵點,消除安全隱患?2021年3月,武鄉縣委、縣政府決定對太長高速出口武鄉收費站進行改造,將車道由原來的二進三出擴建為四進六出,使太長路武鄉同紅色旅遊路、省道、城市道路形成順暢合理的交通網。

  “在施工中遇到第一個棘手問題就是在打樁時發現有一排和信電廠發電降溫用水管道和一根天然氣管道,下跨武沁鐵路。”史建峰回憶道。對此,項目部請專家、看圖紙、勘察地樁,同西山發電廠進行協商解決,山西路橋一公司動腦筋、想辦法,群策群力,制定相關施工預案,有效地實現打樁灌漿,順利地穿越了武墨鐵路,建成橋下橋工程。

  建設過程中,各項目負責人、安全副經理和特種作業人員堅守施工一線,遇到問題現場辦公,就地解決。“我們僅用78天時間就改造完成了太長高速武鄉收費站工程,開創了山西省高速公路收費站改擴建不封站施工的先例。”史建峰略顯自豪。

  一個專業修高速公路的企業,一個獲國家品質最高獎——魯班獎的企業,一個足跡遍布全國各地的大型企業,為何落地武鄉修縣道、築村路?“武鄉是抗戰聖地,革命老區。”史建峰説,在這裏修路,是為了感恩老區人民,也是為了致敬那一段烽火歲月。

  2021年10月以來,山西省突然遭遇強降雨的侵襲,武鄉縣境內多處路段發生山體滑坡、泥石流、塌方等自然災害,導致路基路面被衝毀,多條道路交通中斷。其中,“四好農村路”就有53條路266個作業面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水毀。

  當月16日,長樂村路壩被洪水衝垮,如不及時採取措施,洪水將會衝毀路基,涌入沿岸的長樂村,造成無法估量的損失。

  “黨員跟我上!”史建峰帶領黨員裝沙袋,指揮機械堆放片石,在大雨中築起了一道堅固的防洪墻。經過三天三夜的奮戰,搶修重點路段4段,搶通道路20.32公里。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初心使命在實際行動中踐行。項目部積極投身搶險保通一線,先後投入設備361臺(次),人員130人(次),累計清理土石方7150方。在全體施工人員兩個月的努力下,所有水毀路段基本搶修完成,太行一號旅遊路武鄉段也提前實現主線貫通。

  現在,遍布農村的一條條“幸福路”,連接起了老區人民與外面的世界。

  下一步,山西路橋將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做好“運營好”這篇文章,突出“運營好”在農村公路建設中的一體化作用,注重農村公路服務品質,提高運營能效,提升農村百姓生活幸福感。(記者 張婷婷)

[編輯: 王昕妍 ]
0100702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768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