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中大同呂梁
山西頻道
首頁 要聞 政情 産經 醫衛 房産 教育 旅游 體育 融媒體
晉中·砥礪奮進的五年呂梁大同
山西頻道 > 正文

三晉人大代表采風行丨看代表“抽絲剝繭”解鄉村難事

2022年06月20日 08:44:28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太原6月20日電(楊曉飛)外出務工,企業卻停建了;自建的房子,卻成了危房;廠子被關停,職工也下了崗……村民們的“困難事”成了各級人大代表們的“心頭事”。在“三晉人大代表采風行”臨汾活動期間,代表們講述了“抽絲剝繭”解難事。

  6月14日,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縣底鎮漫天嶺村村民介紹這些年村裏的變化。新華網 發

  “年輕人心在外,到大城市打工的不少。不少孩子應聘還在建設的工廠,但有的工廠建着建着就停了,孩子們沒班上了。”臨汾市堯都區縣底鎮漫天嶺村村民吉春介紹説。

  6月14日,全國人大代表、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縣底鎮漫天嶺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張建國接受記者採訪。新華網 發(張瑞鵬 攝)

  全國人大代表、漫天嶺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張建國了解這個情況後,想到的不僅僅是給村裏年輕人找工作,“經過調研,我發現在招商引資中,有些地方上項目快,落實也快,但在推進過程中卻因資金短缺、市場變化等不可控因素‘建’不下去,造成資源浪費、降低了投資效率、影響經濟發展。”

  2020年,張建國將《關於盡快盤活各地停建、緩建工程的建議》提交全國人代會。

  據了解,本着分類處置、化解存量、嚴控增量的原則,國家有關部門通過全面組織排查、完善支持政策、健全項目評價機制、督促幹部樹立正確政績觀等措施對該問題進行了辦理。

  一件百姓身邊的小事,或許就是關係全局的大事。在農村,住房是農民自家的事,但住得安全與否則是代表操心並為之奔走的大事。

  秦峰介紹人大代表履職情況。新華網 發

  臨汾不少農村自建房是20世紀80、90年代建起來。“如果對照目前的施工標準、材料標準,當年的水泥標號、鋼筋強度等滿足不了這些農村房屋的建設要求。”山西省人大代表秦峰介紹説,還有不少村民將庫房、廠礦等改建成舉辦婚喪嫁娶的場所,安全隱患大大增加。

  2020年10月,臨汾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臨汾市農村自建房屋質量管理辦法》,經山西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臨汾市各縣(區)及有關部門關於落實管理辦法的情況匯報。新華網 發

  四處奔走、全程參與,這部法規讓秦峰的心放了下來。辦法規定,村民自己建房,走完正常審批流程之後,對符合要求的農村自建房,政府提供免費設計、推薦合格材料商家、免費監理等保障措施,確保自建房質量過關。

  山西省人大代表、洪洞縣趙城鎮西街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永紅,與張建國、秦峰一樣,為了村民“有活幹”,做了産業轉型的事。

  山西省洪洞縣趙城鎮佳慧牧業養殖基地裏的肉牛。新華網 發(李子山 攝)

  西街村所在的趙城鎮曾擁有洗選煤企業70余家,隨着環保政策更加嚴格,近60家煤焦化工等重污染企業被關停,不少下崗工人面臨着再就業難題。

  “一味依賴資源求發展沒有長遠出路,只能走綠色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在提交了《加強臨汾市污染防治工作的建議》《關於修訂臨汾市環境空氣質量改善獎懲方案的建議》後,一份《關於推進肉牛産業、實現鄉村振興的建議》也被王永紅代表在山西省人代會上提了出來。

  山西省人大代表、洪洞縣趙城鎮西街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永紅接受媒體採訪。新華網 發

  “肉牛養殖的初始投資大、優良品種相對短缺、回報周期較長等問題需要給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幾方調研,多處打聽,王永紅選擇了患病率低、投效比高的青川牛作為養殖的主要品種。

  肉牛存欄6000余頭,繁育仔牛4000余頭,加工肉牛食品200余噸,解決就業逾千人……如今污染少了,肉牛多了,趙城鎮也正漸漸“轉身”。

[編輯: 王浩慶 ]
0100702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755515